葫芦酱 作品
第90章 第一年(1)
别人家的小朋友出生的第一个月, 多数是在吃了睡睡了吃中度过的。
而笑笑小朋友的第一个月,却是在吃、睡还有听英语听力中度过的。
在江叙生产前,郑奇对两人找的月嫂包念进行了考查, 也让她签署了保密协议, 在手术结束后,郑奇便亲自把包念送来了郊区的住所。
包念话不多, 做事情却很周到, 无论是照顾笑笑还是给病人做恢复的饮食都很娴熟。
于是从江叙出院之后,两位医生腾出手来, 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筹备论文。
沈方煜每天除了带孩子就是写论文,电脑敲得啪啪响,写完一段就给江叙念一段, 刚生产的人看屏幕久了伤眼, 江叙就闭着眼睛听他念, 两个人再逐字逐句地讨论推敲修改。
好几回笑笑刚睡醒, 包念把她抱过来和两个父亲一起玩儿。
江叙的伤口和身体还在恢复期, 不敢抱孩子太久,多数时候都是抱在怀里哄一会儿,沈方煜便接过去了。
小姑娘一双眼睛大大的, 整个人又小又软, 沈方煜一边捏她的小手玩, 一边继续给江叙念论文。
然而总是念不了多久,笑笑便像是撑不住似的, 眼睛闭了又睁, 睁了又闭, 最后彻底陷入了昏睡。
江叙之前还担心孩子太闹腾不爱睡觉, 结果笑笑在哄睡这件事上就没让他们操过什么心。
这样反复了好几次, 江叙忍不住从另一个方面愁道:“她怎么一听英语就困,要是她以后也不愿意学英语怎么办?”
沈方煜抱着孩子,低头看她睡得正香的小脸,笑道:“不爱学就不学呗,她高兴就行。”
江叙瞪了他一眼,沈方煜登时收了笑意,严肃道:“你说得对,是得学英语,不止要学英语,德法日韩意大利西班牙语都得学,一个也不能漏。”
也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危险,沈方煜话音落下,熟睡中的笑笑小朋友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她一双大眼睛瞪得溜圆,警惕地看了沈方煜一眼,半晌,蓦地爆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哭喊。
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没有眼泪,只能干嚎,然而这丝毫不影响笑笑宣泄委屈的力度,每一声都哭得江叙心疼得要命。
“你看看她怎么了?”江叙着急从床上起身,“是不是要换尿布了?”
沈方煜忙制止道:“你别动你别动,你好好躺着,我去弄。”
然而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完全是两码事。
饶是在哄孩子这件事上有天赋点的沈方煜,每回听到自己的女儿哭,还是忍不住方寸大乱、慌作一团。
他手忙脚乱地把笑笑放在婴儿床上,着急去拿纸尿裤,结果小姑娘拉警报似的哭声一声比一声急,闹得沈方煜手一抖,把桌上堆的满满的婴幼儿用品全给带倒了。
江叙:“……”
好在包念耳朵灵,正冲着的牛奶也顾不上了,飞快冲进来,拯救了屋里的一室混乱。
“包姐……您辛苦了。”沈方煜心虚地再次从她手里接过被哄好的孩子。
“没事,都是我的工作。”包念表面云淡风轻,背地里在心里叹了口气,把滚落一地的东西捡了起来。
新手家长总是这样,动不动就因为孩子一点儿小动静一惊一乍的,这其实没什么,包念见多了,知道这也很正常。
但是孩子刚出生就让她天天听着怎么写论文……
包念想,可能是她不懂现在教育的潮流了,这她真没见过。
*
沈方煜的论文收尾准备投杂志的时候,郑奇又来拜访了,这次他还带了另一个男人,那人沈方煜认识,是国内近期发展势头相当猛的一本刊物的主要创办人,曲教授。
回到家里,沈方煜坐到江叙床边,跟他转述郑奇的意思:“他想让我们把文章投在国内的杂志社,一方面能给我们开个后门,以最快的速度发表,防止西方杂志社提前拿到消息,在审稿期把消息泄露出去,让我们国家的宣传出于被动。”
“另一方面,从十年前,上面花重金从把曲教授从m国的顶刊杂志社挖回来,就一直想把国内英文刊物的国际化水平拉上去。”
“曲教授那个杂志你也知道,国家一直在扶持,近年发展势头不错,算是国内最好的杂志了,虽然影响因子跟我们预期想投的杂志有差距,但这几年也慢慢起来了。”
“咱们这篇文章引用量肯定高,要是能在我们国内的杂志投,就能再推它一把,说不定等明年影响因子还能升。”
“不过郑奇也说了,如果我们想投西方那边分数高的杂志也没关系,他只是建议,并不会干涉我们,”沈方煜说:“我没直接给他回复,是想回来听听你的意思。”
江叙沉默了一会儿,对他道:“你要想好,投国内分数低……以后对你评职称考核之类的,含金量也会低。”
毕竟现在大多数的审核体系都还是唯文章论,期刊的分数和分区在各种考核中都被看得很重。
“我是想,咱们决定发这篇论文,本来也不是为了评职称丰富履历,就是想给咱们国家的医疗争口气。”
“这篇文章发在哪儿肯定都是高引用量,到时候大家都得来看我们国家的杂志,分数低点就低点,我没关系,但是这么好的宣传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沈方煜这番话就差把他想投国内期刊这几个字写脸上了。
他反问江叙:“要是换了是你,你投什么?”
前一秒还在劝别人的江叙干脆利落道:“国内。”
“我就知道咱俩在这件事上心是一样的,”沈方煜笑了笑,“行,那我就投国内了。”
他们论文写得快,发表得也快,因为杂志社的高效率,省去了不少等待的时间。
文章见刊那天,z国官方媒体对国内表面上很淡定端庄,对国外则就差把喇叭放在嘴边嚎了,确保包括kenn在内的绝大多数西方科学家都得知此事后,相关工作人员才安安稳稳地喝了两口水。
而笑笑小朋友的第一个月,却是在吃、睡还有听英语听力中度过的。
在江叙生产前,郑奇对两人找的月嫂包念进行了考查, 也让她签署了保密协议, 在手术结束后,郑奇便亲自把包念送来了郊区的住所。
包念话不多, 做事情却很周到, 无论是照顾笑笑还是给病人做恢复的饮食都很娴熟。
于是从江叙出院之后,两位医生腾出手来, 就马不停蹄地开始了筹备论文。
沈方煜每天除了带孩子就是写论文,电脑敲得啪啪响,写完一段就给江叙念一段, 刚生产的人看屏幕久了伤眼, 江叙就闭着眼睛听他念, 两个人再逐字逐句地讨论推敲修改。
好几回笑笑刚睡醒, 包念把她抱过来和两个父亲一起玩儿。
江叙的伤口和身体还在恢复期, 不敢抱孩子太久,多数时候都是抱在怀里哄一会儿,沈方煜便接过去了。
小姑娘一双眼睛大大的, 整个人又小又软, 沈方煜一边捏她的小手玩, 一边继续给江叙念论文。
然而总是念不了多久,笑笑便像是撑不住似的, 眼睛闭了又睁, 睁了又闭, 最后彻底陷入了昏睡。
江叙之前还担心孩子太闹腾不爱睡觉, 结果笑笑在哄睡这件事上就没让他们操过什么心。
这样反复了好几次, 江叙忍不住从另一个方面愁道:“她怎么一听英语就困,要是她以后也不愿意学英语怎么办?”
沈方煜抱着孩子,低头看她睡得正香的小脸,笑道:“不爱学就不学呗,她高兴就行。”
江叙瞪了他一眼,沈方煜登时收了笑意,严肃道:“你说得对,是得学英语,不止要学英语,德法日韩意大利西班牙语都得学,一个也不能漏。”
也不知道是不是察觉到了什么危险,沈方煜话音落下,熟睡中的笑笑小朋友突然从睡梦中惊醒过来。
她一双大眼睛瞪得溜圆,警惕地看了沈方煜一眼,半晌,蓦地爆发出了一声石破天惊的哭喊。
刚出生不久的小孩子没有眼泪,只能干嚎,然而这丝毫不影响笑笑宣泄委屈的力度,每一声都哭得江叙心疼得要命。
“你看看她怎么了?”江叙着急从床上起身,“是不是要换尿布了?”
沈方煜忙制止道:“你别动你别动,你好好躺着,我去弄。”
然而别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完全是两码事。
饶是在哄孩子这件事上有天赋点的沈方煜,每回听到自己的女儿哭,还是忍不住方寸大乱、慌作一团。
他手忙脚乱地把笑笑放在婴儿床上,着急去拿纸尿裤,结果小姑娘拉警报似的哭声一声比一声急,闹得沈方煜手一抖,把桌上堆的满满的婴幼儿用品全给带倒了。
江叙:“……”
好在包念耳朵灵,正冲着的牛奶也顾不上了,飞快冲进来,拯救了屋里的一室混乱。
“包姐……您辛苦了。”沈方煜心虚地再次从她手里接过被哄好的孩子。
“没事,都是我的工作。”包念表面云淡风轻,背地里在心里叹了口气,把滚落一地的东西捡了起来。
新手家长总是这样,动不动就因为孩子一点儿小动静一惊一乍的,这其实没什么,包念见多了,知道这也很正常。
但是孩子刚出生就让她天天听着怎么写论文……
包念想,可能是她不懂现在教育的潮流了,这她真没见过。
*
沈方煜的论文收尾准备投杂志的时候,郑奇又来拜访了,这次他还带了另一个男人,那人沈方煜认识,是国内近期发展势头相当猛的一本刊物的主要创办人,曲教授。
回到家里,沈方煜坐到江叙床边,跟他转述郑奇的意思:“他想让我们把文章投在国内的杂志社,一方面能给我们开个后门,以最快的速度发表,防止西方杂志社提前拿到消息,在审稿期把消息泄露出去,让我们国家的宣传出于被动。”
“另一方面,从十年前,上面花重金从把曲教授从m国的顶刊杂志社挖回来,就一直想把国内英文刊物的国际化水平拉上去。”
“曲教授那个杂志你也知道,国家一直在扶持,近年发展势头不错,算是国内最好的杂志了,虽然影响因子跟我们预期想投的杂志有差距,但这几年也慢慢起来了。”
“咱们这篇文章引用量肯定高,要是能在我们国内的杂志投,就能再推它一把,说不定等明年影响因子还能升。”
“不过郑奇也说了,如果我们想投西方那边分数高的杂志也没关系,他只是建议,并不会干涉我们,”沈方煜说:“我没直接给他回复,是想回来听听你的意思。”
江叙沉默了一会儿,对他道:“你要想好,投国内分数低……以后对你评职称考核之类的,含金量也会低。”
毕竟现在大多数的审核体系都还是唯文章论,期刊的分数和分区在各种考核中都被看得很重。
“我是想,咱们决定发这篇论文,本来也不是为了评职称丰富履历,就是想给咱们国家的医疗争口气。”
“这篇文章发在哪儿肯定都是高引用量,到时候大家都得来看我们国家的杂志,分数低点就低点,我没关系,但是这么好的宣传机会,错过了就没了。”
沈方煜这番话就差把他想投国内期刊这几个字写脸上了。
他反问江叙:“要是换了是你,你投什么?”
前一秒还在劝别人的江叙干脆利落道:“国内。”
“我就知道咱俩在这件事上心是一样的,”沈方煜笑了笑,“行,那我就投国内了。”
他们论文写得快,发表得也快,因为杂志社的高效率,省去了不少等待的时间。
文章见刊那天,z国官方媒体对国内表面上很淡定端庄,对国外则就差把喇叭放在嘴边嚎了,确保包括kenn在内的绝大多数西方科学家都得知此事后,相关工作人员才安安稳稳地喝了两口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