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上上签(第2页)

 “管他拿去做什么,他发家的银钱铺子人脉,全都是卫家的,典当的也都是卫家之物!不行,绝不能让他私自吞下家产,我得将此事告诉老夫人。”

 “夫人,此事可急不得,咱们得想好应对之策,有了真凭实据才行,不然老夫人这会的心可偏着呢。”

 王氏也觉得她说的在理,老太太连那商女都看顺眼了,保不齐会牺牲大房的利益去偏袒那对父女。

 “你有什么好主意。”

 “咱们可以分家!”

 王氏下意识地摇了摇头:“当初公爹离世都没能分家,这会母亲尚在,她是不会允许分家的。”

 更何况现在还有卫南熏这个金疙瘩在,母亲就更不会同意了。

 “那若是二老爷和七姑娘做了什么对卫家不利的事呢?”

 王氏顿时想到了,这刀疤脸不就正适合给她做文章,至于卫南熏,老太太想让她嫁东宫,她便让她老人家彻底断了念想。

 -

 与京中这些辗转反侧的人不同,卫南熏一出城门就跟从笼中放出来似的,整个人无比的畅快自在。

 她确实想去寺里给母亲祈福,在这之余,也是想要离开那压抑令人喘不过气的地方。

 这次要去的是京郊路程来回一日的皇觉寺。

 会选择那里,一是够远,可以远离京中这些糟心事,带着父亲阿弟彻底放松放松。

 二是她看中了皇觉寺山脚有片马场,她自从上次裴寂教她骑马后,就一直心心念念能再骑马。

 好在父亲并不是古板的人,他也认为女子学骑马是好事。

 为了骑马,她这一趟可是特意带上了骑装,还从父亲一众的亲随中挑了个最擅骑马的,打算让他来教她们姐弟。

 她们是赶着城门最早打开那批出的城,到皇觉寺正好是午膳十分。

 山路陡峭,皇觉寺又在半山腰上,她先是嘴硬,非要同父亲与弟弟自己走上去。

 走了还没一半路,便气喘吁吁了,不得不坐上了轿撵,由人抬着上了山。

 一到寺中,竟已经有小和尚在等着他们了。

 卫南熏以为是父亲提前派人来知会过的缘故,毕竟他们家每年都在这边供长明灯,添的香火钱都够重修一座观音殿了。

 “卫施主这边请。”

 小和尚先带他们去厢房放行李,父亲和阿弟的屋子在隔壁,她是单独一个院子,两边就隔了一堵墙,高声说话双方都能听见。

 既安全又妥帖。

 唯一让卫南熏在意的是,她这边的院子还有个厢房与她的这间紧挨着。

 此刻门窗紧闭看不到有人住,但门上夹了张薄纸。

 这是她上回离家出走在外时学到的方法,在门上夹点东西,若是掉落或是不见了,就说明有人进过她的屋子。

 住在这的人,定是个心思缜密之人。

 卫南熏这么想着,放下行李跟着领路的小和尚去了斋堂用午膳。

 皇觉寺是京郊第一大寺,这边的佛像殿宇都极为雄伟威严。

 很多达官显贵都会在此处供长明灯,休沐礼佛,便是斋菜也做得很精致,虽无肉沫却有肉香,吃着比真的吃了肉还要美味。

 午膳后,卫南熏跟着卫荣德去大殿上香祈福。

 卫荣德是每年回京都会在这边礼佛,这次也是早早就约了方丈讲经祈福。

 而卫和玉的腿伤虽已经愈合的差不多了,但今日山路走得有点多,脚底都磨出了好几个水泡。

 便让他先回房擦药休养,不然明日都没办法去骑马了。

 卫南熏本是对佛只有敬重,并不算虔诚信佛之人,是重生之后,她觉着冥冥中真有神佛在庇护她。

 这一世,每逢佛寺必定进内上香祈福,添一点香火。

 但让她诵经,佛性又还没到,她见父亲听得认真,不敢出声打扰。

 恰好瞧见旁边的案桌上摆着签筒,一时兴起过去抽了一支。

 ‘第二十六签永成签上上’

 卫南熏还是头次抽签,没想到就抽中了上上签,自是欢喜的,这是在昭示着分家一事能成么?

 她立即环顾殿中,想要找人为她解签。

 便见正殿的侧门站着个小和尚,父亲还在聚精会神地听经,她轻手轻脚地从侧门走了出去。

 “小师父,敢问何人可解签?”

 小和尚看着极为面嫩,抬头看她一眼就飞快地低下头去:“住持师叔可解,请施主跟小僧来。”

 卫南熏不疑有他,捏着手中的红头签跟了上去。

 小和尚带着她从长廊一路走出了正殿,绕到了旁边的后殿,又一路顺着中央的台阶朝上走,直到最高处的罗汉堂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