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反案(239)(第2页)
黑袍人嘿嘿一笑,伸手一挥,四周云雾瞬间散去,幻术已破。
“好,展大侠果然名不虚传。消息我自然会给你,不过,你需先答应我一个条件。”黑袍人道。
“何条件?”展昭问道。
“保我师妹安全,助她离开幽影谷。”黑袍人道。
展昭闻言,略一思索,点头答应:“好,我答应你。”
黑袍人见状,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递于展昭:“此信中便有你想知道的消息,不过,还需你自己去解读。”
展昭接过密信,展开一看,只见其上写着:“龙脉之下,暗影浮动;忠奸难辨,谋反之心。”字迹歪歪扭扭,似是匆忙之中所写。
展昭眉头紧锁,心中暗自思量:“龙脉之下?暗影浮动?这究竟是何意?”
黑袍人见状,嘿嘿一笑:“展大侠,消息已给你,能否解开谜团,便看你的本事了。”
言罢,黑袍人与幽兰身形一闪,已消失在峰顶之上。展昭将密信收入怀中,转身离去,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且说包拯,自展昭离开后,与公孙策在府中细细梳理线索,却始终未能找到突破口。忽闻王朝来报:“大人,展护卫回来了。”
包拯闻言,精神一振,连忙迎出府外。只见展昭步入府中,神色凝重,手中紧握一封密信。
“大人,此乃我在幽影谷所得之消息,只是其中含义,尚需推敲。”展昭将密信递于包拯。
包拯接过密信,细细研读,眉头紧锁。公孙策见状,也凑上前来,一同参详。
“龙脉之下,暗影浮动……忠奸难辨,谋反之心……”公孙策喃喃自语,忽地眼前一亮:“大人,龙脉之下,莫非是指皇陵?暗影浮动,是否暗示有不明势力在暗中蠢蠢欲动?”
包拯闻言,点头赞同:“公孙先生所言极是,只是这忠奸难辨,又该如何是好?”
展昭沉思片刻,道:“大人,不妨先从朝中重臣查起,看是否有异常之举。”
包拯点头同意,当下决定分头行动,暗中探查朝中重臣。
数日之后,包拯、展昭和公孙策在城内发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线索。几位重臣频繁聚会,且每次会后都有不明人影出没,引发包拯的警觉。
“我们必须找到实证,不能让他们轻举妄动。”包拯冷静地说。他决定亲自前往朝堂,调查这些重臣的行踪。
在一次朝会上,包拯借机细心观察,留意各大臣的神色。张尚书眼神闪动,与右丞相低声对话,且后者神态显得极为不安。
包拯心中一动,或许这二人便是谣言中的关键。他悄然将此事告知展昭与公孙策,决定夜间秘密跟踪这两位重臣。
晚上,包拯、展昭与公孙策在府内清楚地制定了计划。三人化身普通百姓,悄然尾随张尚书和右丞相,直至一处偏僻小巷。他们发现这两位重臣进入了一家黑市酒楼。
“不可大意,我们要小心。”展昭轻声道,三人屏息潜行。
在酒楼内,张尚书和右丞相与几名面目模糊的人交谈。包拯靠近偷听,听到他们提及“龙脉”、“平分政权”等字眼,心中暗自震惊。显然,他们正与外敌勾结,图谋不轨。
“我们必须做点什么。”公孙策低声道,“若他们真与外敌同谋,若要发动政变,势必会招致大乱!”
包拯思忖片刻,决定将此事公诸于朝堂:“我们需要将证据收集齐全,等天亮后,立即告知皇上。”
次日一早,包拯便将所见所闻告知皇上,并附上张尚书和右丞相的前夜会话经过。经过审问,张尚书和右丞相面色骤变,慌忙辩解。
“包大人,此乃无稽之谈!我们只是讨论国家大计,绝无谋反之心!”张尚书声称。
“是吗?”包拯眼中闪过一丝睿智,“你们在黑市酒楼的交谈足以证明一切。这是你们与外敌勾结的铁证!”
此言一出,引发朝堂哗然。各位朝臣纷纷指责两位重臣,气氛瞬间紧张。
皇上眼下怒火中烧,亲自下令调查,试图追回证据,并约见展昭和包拯。经过几日侦查,证据逐渐齐全,张尚书和右丞相最终无法抵赖,谋反之事不攻自破。
正当事情似乎平息之际,正义虽获一胜,暗影却仍在潜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