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坑 作品

第362章 楚宋同盟

圣武元年,帝都春雨时节,平地响起惊雷。

 

定都开封的宋国,其天公将军储进良,颇具雄才大略。

 

他力排众议,采用军师刘鲁的计策,积极寻求与圣清皇帝达成同盟。

 

圣武元年三月二日,两国在东口县停战,由黄公将军宁泽签订盟约,并落下太平道的大印。

 

随后,宋国在开封聚集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十二方主力精锐,其十一方在巨野跟开封一带驻扎。

 

麾下天地人玄黄,五虎大将全部集中,这似乎预示着中原将有一场大战。

 

洛阳很多游商看见开封城外乌烟连天,叮叮当当之声日夜不绝,很明显宋国在大规模打造器械。

 

黄河之上,江南等地的物资货船,大量聚集在开封码头,一望无边。

 

储进良在得知河洛地区缺乏粮食后,立刻对粮草实行禁运。

 

此人不同于过往农民军的政权,他使用银钱平价购买,几乎没有激起太多的水花。

 

宋国如此做的原因有二。

 

其一,断了洛阳的粮食,

 

其二,宋国也在秣马利兵,随时准备夺取战略要地阳城,甚至一举攻破洛阳。

 

若是天公将军能夺取大楚帝都,那就是天命所归,改朝换代也。

 

储进良如此大刀加银子的做派,江南粮食再无法流入河洛地区。

 

玄武之变后,到了三月,此刻放眼天下大局,圣武皇帝跟赵王可以说极为被动。

 

西突厥蠢蠢欲动,凉州节度使耿汤发来了数封求援的奏书。

 

铁力可汗的金帐在南王城出现,突厥的人的牛羊、帐篷,铺满了河套平原。

 

这些情况对洛阳皇帝产生极坏的影响,局势已经极为不利了,

 

北疆跟关中是圣武皇帝的有效控制地区,此刻遭到了强大的军事压力。

 

意味着它们不仅不能反哺河洛,甚至此刻还需要河洛的支援。

 

加之项济在帝都的改革触怒了无数权贵,

 

一时间,圣武皇帝昏庸之名传遍大江南北。

 

更有皇城司发现,大楚各地都有民谣传颂:

 

奴子得位,杀兄囚父,苍天伐楚,国将不国。

 

如此滚滚大势下,大楚江山发生了连锁反应。

 

三月七日,蜀王遥尊圣清皇帝,否认大楚洛阳为正统。

 

三月九日,会稽王于祖庙前怒斥项济非人子,尊圣清皇帝为正统。

 

紧接着交州道、扬州道、荆州道、益州道,大楚长江以南无数州郡势力尊徐州皇帝为正统。

 

自玄武门之变,短短三个月,洛阳大楚皇帝,四分江山已丢其三。

 

然而,如此情况,本该动乱的洛阳。

 

处于风暴中心的大楚帝都却异常稳定。

 

东起虎牢关,西至潼关,南到汝州郡,北至长平。

 

在圣武皇帝跟赵王的带领下,楚国最核心的帝都七郡,五百余万人口,掀起了春耕的浪潮。

 

圣武皇帝项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扎根到了农桑之中。

 

如此风雨飘摇之际,北疆双雄却有如此定力,

 

这让大楚各州郡的权贵们,不禁想起了一件事,

 

项济跟周云可是从楚兵废墟里杀出来的狠人,也许……再等等看吧。

 

历史上,只要皇帝不乱,其实局势很难崩溃。

 

很多皇帝本来还有机会,但他们在不利的情况下,自己先放弃了。

 

隋炀帝后期总是照镜子,哀怨的询问身边人,这颗头颅是谁来砍呢?

 

后唐皇帝在局势不利下,选择在宫中饮醉作乐,不理朝事。

 

果然,三月二十日,一封捷报传入了洛阳。

 

草原战场,阴山脚下,

 

北地枪神,威震天下。

 

大突厥铁力可汗,见中原动荡,认为有机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