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神坑 作品

第412章 秦寄入北疆

“秦兄弟,这些都是土包子,不像你是洛阳将门出身,他们难免粗鲁。”

 

“对啊,言语上的事别计较,这些人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营帐里,十几张宴台。

 

老当家李岗在宴会中央,笑着拍拍秦寄的背甲,带他认识认识建安军的老人们。

 

红底黑甲,铁片泛着幽光,秦寄身材高大,面如男官,

 

他行步之间,英姿勃发,锐利之气就似青龙那般。

 

此情此景,众统领们不禁面面相觑,心中赞叹:好一个大楚俊将。

 

李保、王武、杨猛、侯莫陈崇、童虎、周言、刘黑豹等等,建安军嫡系将领,老当家都带着秦寄一一见礼。

 

作为武川镇李氏的宗族长,铜锣脑袋领着秦寄走一圈,这比任何言语都要实际。

 

铁头的面子在这里,从今天开始,历县秦寄就算进入北疆军事集团,今后也算融入了这方势力。

 

对于秦寄这个新来的骁将,十三营李保含情脉脉,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他是眼馋的不行,十三营无大将,关键时刻总是缺把尖刀。

 

王台村之战,秦寄鏖战宋国大鹏,这一身本领,大伙有目共睹。

 

尤其是二当家周云亲口说过,秦寄乃大忠大义之人,是可托付生死的战友。

 

保爷那是恨不得学项济,也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

 

可惜了,二当家要了秦寄,这会是赵王的护卫队官了。

 

这种情况,李保再无法无天,也不敢跟周云去抢人啊。

 

营帐里,在历山小将的事情结束后,

 

大家各找各的事,又忙活起来了。

 

众将领又开始吹牛不打草稿,很快再次恢复喧嚣。

 

宴台后,秦寄才刚刚坐下,李保就端着酒杯,笑眯眯的过来。

 

他黑眼袋中,透着狡黠,鸡贼的问道。

 

“秦老弟,你家里还有没有哥哥,或者弟弟的,李某十三营还缺个副将,便宜给你秦家。”

 

“秦某乃家中独子……”

 

正当秦家将门长子,行楚礼,不卑不亢尚未说完时,

 

主位之上,赵王周云眼神冷厉,缓缓伸起右手,他有事要说。

 

营帐里,随着周云抬手,不到片刻,众将鸦雀无声。

 

“现在,有个大问题,本王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上官虎已入死地,接下来,咱们主力部队是攻宋还是攻徐州。”

 

自古,打天下跟治天下是两码事,建安军的盘子越来越大,

 

周云不可能事必躬亲,今夜,他就是有意看看众位将官的水准。

 

实际上,越大的事情,往往是越少的人决定的。

 

如今,能决定楚国命运的人,这个营房里绝对占了大半。

 

河南会战之后,大楚赵王的军队,在中原地区占据绝对优势。

 

这种优势,单论兵力,也许并不突出。

 

因为宋国还有十几万能战之兵,徐州毒士了然,也还能搜罗出几万兵马。

 

可天下大势已变,所有人都清楚的知道,洛阳圣武皇帝天威正盛。

 

这对敌人的军心和士气,会造成极大的动荡,

 

其实际作用,远远比兵马数量来的重要。

 

楚失其鹿,天下群雄共逐之。

 

圣武皇帝玄武门之变,杀兄囚父,这本是天大的罪过。

 

所以大楚江山才一时风云飘摇,可北疆双雄兵威赫赫,强宋与东楚顷刻而败。

 

此刻圣武皇帝天命所归,正统大义在手,

 

如此山河稳固之下,试问哪个士卒,愿意替叛贼打仗。

 

就算愿意替叛贼打仗,试问哪个兵卒,愿意去打一场必死的仗。

 

能去打这种战争的兵卒,都是门阀的根基族兵,这种人少之又少。

 

站在宋国和徐州兵卒的角度看,他们知道洛阳皇帝赢了王台村之战,又胜了东口县之战。

 

楚国官军势不可挡,天下无敌。

 

这尼玛该死的将领,还一直催促他们进攻皇帝的部队,

 

那思来想去,他们能是叛国之人吗?

 

结果肯定,不是投降就是杀官造反。

 

这种情况,宋国跟徐州势力,已经失去了反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