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笔 作品

第2章 先秦时期 1.周公:礼乐制度的创造者

 周公旦,姬姓,名旦,乃周文王姬昌之四子,周武王姬发之同胞手足。此公一生功业赫赫,为西周初期之杰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与教育家,后世尊其为“元圣”,更是儒学之先驱。 

 周公旦自幼便聪颖过人,天赋异禀,深得父兄之喜爱。少时便饱读诗书,通晓天地之道,更兼心怀天下,志向远大。及长,随兄周武王伐纣,两次辅佐武王东征纣王,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尽显其军事才能。 

 武王崩,成王年幼即位,周公旦便肩负起辅政之重任。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又兼外患未除,内忧频起,周公旦面临之挑战可谓艰巨。然其心如铁石,志若磐石,凭借卓越之才与坚韧之志,力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终使周朝渐趋稳定,百业兴旺。 

 据《尚书大传》载,周公旦一生之功绩,可概括为:“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乐,七年致政成王。”救乱克殷,奠周朝之基业;建奄建卫,定天下之大势;营建成周,筑千秋之伟业;制礼作乐,开百代之文风。周公旦之功绩,可谓震古烁今,彪炳史册。 

 昔年天下大乱,诸侯并起,战火连天。周公旦临危受命,以天下为己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他深知救乱之本在于安民,故先施仁政,安抚百姓;再行兵事,平定诸侯。其用兵如神,屡战屡胜,终克殷都,灭商纣之暴政。天下百姓闻之,无不欢欣鼓舞,称颂周公旦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