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香笔 作品
第20章 吕不韦:商人到权相晋级之路
吕不韦,姜姓吕氏,名不韦,字子傒,卫国濮阳(今河南安阳滑县)人。战国末年卫国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后为秦国丞相,姜子牙的二十三世孙。
早年经商于阳翟,将秦国质子异人带回秦国,扶植其成为秦庄襄王后,被拜为丞相,封为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带兵攻取周国、赵国、卫国土地,分别设立三川郡、太原郡、东郡,对秦王嬴政兼并六国的事业作出重大贡献。庄襄王去世后,迎立嬴政即位,拜为相邦,尊称“仲父”,权倾天下。
受到嫪毐集团叛乱牵连,罢相归国,全家流放蜀郡,途中饮鸩自尽。其主持编纂的《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汇合了先秦诸子各派学说,“兼儒墨,合名法”,史称“杂家”。
吕不韦的传奇一生,犹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在战国末年的风云变幻中熠熠生辉。他出身商贾之家,却胸怀壮志,以非凡的商业头脑和独到的政治眼光,在乱世之中闯出一片天地。
公元前251年,吕不韦在阳翟经商,他善于洞察时局,洞悉商机。他深知,在战国纷争的时代,政治与经济紧密相连,互为依存。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那个被质于赵国的秦国公子异人。他看到了异人身上的潜力和价值,也看到了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
经过一番周密的谋划,吕不韦成功地将异人带回了秦国。一路上,他们历经艰险,多次遭遇敌人的袭击。但吕不韦凭借着机智和勇气,成功地保护了异人的安全。这段经历不仅让吕不韦的声名远扬,也为他日后在秦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