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山裂开了

 时间过得很快,两日之后便到了冬至,也迎来了封禅大典。 

 封禅大典祭祀天地,不仅是需要斋戒沐浴,更是需要准备祭品、祭祀器具,还有宫中的乐师进行专门的祭祀演奏。 

 祭天的封礼是在鹤延山的山顶上举行,祭坛一般是用土石筑成,为圆形,象征天,而祭地的禅礼是在山脚下的方形祭坛举行,祭坛象征着大地。 

 皇帝要率领着文武百官从鹤延山的山麓出发,徒步出发,前往山顶,进行封礼,以示虔诚。 

 而一路的沿途也设有休息站,仪仗队伍会偶尔在休息站稍作停留,进行简单的整理,也是向沿途的地方山神致敬。 

 那日在那个神秘的男人走了之后,宋熹之最终还是将贺景砚送来的信拆开看了。 

 信上除了往常那些内容,贺景砚还罕见的对她表达了思念,看得宋熹之有些意外。 

 除了这个之外,便是嘱咐她在封禅大典上要多加小心。 

 宋熹之知道,鹤延山上的形势风云诡谲、波涛汹涌,里面有无数势力,也有无数目的。 

 自从那日在竹林里遇见西戎人刺杀皇帝,宋熹之便觉得这场封禅大典安生不了。 

 于是她处处谨慎小心,若是没有事情,也都不会出门。 

 不仅是她,就连光启帝也是多了十足十的警惕,经历了上次的刺杀后,他再次从宫中调遣了士兵,日夜防范。 

 如今鹤延山上的士兵,比从前多了两倍不止。 

 一切的目的便是为了让这场封禅大典顺利结束。 

 在冬至当日,宋熹之便起了一个大早,换上了繁琐的礼服,和辛夫人一起,跟着指引的嬷嬷到了仪仗的队伍里。 

 队伍的顺序也有严格的规定,先是先导仪仗,举着旗帜、锣鼓、华盖等,象征着皇家的威严。 

 中间是皇帝和丽妃,各国使臣、皇子公主、官位稍高的文武官员。 

 然后是后宫妃嫔和官员夫人们,再后面便是官位稍低的文武官员,侍卫、太监、宫女,记录典礼仪式的司仪,然后是祭祀用的牲畜祭品。 

 宋熹之的位置处在中间稍后的位置,和外祖、小舅舅他们是距离还是稍远。 

 不得不说司天台挑选的真的是一个好日子,今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太阳和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