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奏我长河吟 作品

第100章 龙象镇狱,六道轮回 (万字大章)

第100章龙象镇狱,六道轮回(万字大章)

烟尘未散,靠近登山石阶那四分之一的演武场,都被两人交手所产生的动荡激波,震得支离破碎。

可以看见,大量的泥沙巨石、青砖树木在破碎后,并未直接滑落山坡,而是被两股雄浑浩瀚的惊世力量卷动掀飞,直冲云霄。

这些本就毁灭的存在,于空中相互碰撞激荡,继而崩解离散,成为更细小的存在,化作大大小小的碎块,从天而降。

被老和尚周身散发出的血红光焰一照,这些碎块就像是成千上万颗火雨流星,划破漆黑深沉的夜幕,朝着演武场坠落。

两人脚下的整齐青砖、夯实地基、乃至延伸出去的半条登山石阶,都被这翻天覆地般的碰撞彻底夷平,再猛地朝地层深处坍塌陷落。

简直就像是有一个身高数十丈的无形巨灵,立足山腰,轰然砸落一拳,才能形成如此壮观的场景。

正因如此,众多高手心中,才会油然生出山峰倾塌的感慨。

——在这样两个仿若天神降世的强者面前,哪怕是武功高如他们,也只有仰望、叹服、崇敬而已。

浓郁烟尘中,两人正在极近距离,寸步不离地互相纠缠。

一个身材高大魁梧,浑然不似人形,沐浴在金红神光中,仿佛自烈日中诞生的暴虐巨猿。

另一个身子矮小瘦弱,袖袍鼓荡,汹涌出黑红光焰,宛若一抹来自地狱的幽魂鬼影。

对比如此鲜明的两人,真可谓是天生的宿敌对头,如今也的确杀得难解难分,战得焦灼、斗得凶狠、拼得激烈。

他们的身法和出手速度,皆是快绝无伦,唯有乔峰、天象等寥寥几位绝世高手,能够捕捉得到全程。

在其他高手眼中,则只能看见两个快到模糊,几乎抽离成虹光的影子,正在碰撞。

不需要任何试探,徐行和法号天绝的老和尚一接触,便直接开始毫无保留地硬碰硬、攻对攻。

他们每一次交手,都能造成一流高手蓄势已久,全力出击才能达到的效果。

一掌打出,那边地陷数尺,一拳砸落,另一边泥土冲天……

而一次呼吸间,两人便至少要碰撞十来次,就像是彻底化成两道威力无穷的人形飓风,所过之处,一切事物尽皆糜烂。

两人都身负不俗的“屏风四扇门大法”修为,只不过却有各自的演绎方式。

徐行乃是以“移山真形”兼容“牟尼诛”,演化出一尊眉心生有竖瞳的十尺暴猿形象。

这头暴猿的每一块肌肉,每一根毛发,都蕴生出炽热烈焰般的暴戾煞气,双瞳却始终清明,亮着象征“大日如来加持神变”的灿然金光。

这种意蕴甚至已超脱了“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之境界,达到了一种“拈起杀人刀,勘破禅机,成活人剑”的上乘地步。

正是徐行在大明世界,便领悟出来的“杀活一心”之势!

老和尚则像是完全堕入三恶道中,面貌狰狞,目中尽成血红,扬袂翻袖间,血光汹涌如浪潮,仿佛凭空造就一片血海。

无数地狱鬼神、丑陋饿鬼、蛮荒恶兽驾腥风、乘血雨,朝徐行扑击而来。

山上众人虽然看不分明两人交手的详细景象,却能够感受到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志,功行不深者甚至还滋生莫名幻象,坠入天魔妄境中。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所历,玄难玄寂等人都不敢相信,作为闯山者的徐行,用的竟然是最正宗的佛门武学,而少林寺内第一高手,用的却是最精纯的魔功邪法。

他们遥遥远观那处战场,只觉得无比荒谬。

不过,战斗中的两大强者,却没有在乎这种小事。

到了他们这种境界,对武学的看法已超脱了单纯的门户之见,甚至超越了武学本身的性质,纵情恣意,挥洒自如,才是宗师风范。

不过,徐行虽是不在乎老和尚用什么武功,却仍是不免为他在“屏风四扇门大法”上的卓绝造诣而震撼。

这种磅礴至极,仿佛布满天地的杀气,甚至比之四门凌落石,都要强上不止一个档次。

按武学常理来说,只要没有徐行这种“打破虚空,勘破自性”的真如境界,无论如何,都无法利用这样的力量。

在徐行的感应中,这老僧的精神的确已混沌不清,所以才会如此疯疯癫癫,颠三倒四。

可他出手之时,每一次出人意料的攻击,却又显得那么的恰到好处,甚至可以说是乱中有序。

这立即令徐行想到了“屏风四扇门大法”的第二门承,以及无量山的“珍珑奇阵”。

这根本就是一种阵法的思路!

所以,哪怕老僧这个主阵之人已然神智疯狂,可他的武功却能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路线,自发地运转,迎击一切对手。

如果说凌落石的第四扇门,乃是魔头附身,那老和尚的手段,便可称之为“托管”。

还是用先前那个比方。

如果说这股杀伐之气乃是侵染性极强的墨水,那凌落石就是被彻底染黑,化身为墨水的一部分,虽然也能有不俗战力,可应用粗糙,只有本能,难以面对真正的高手。

老和尚此举,则是通过妙至毫巅的手段,引导这墨水在身前旋转、激荡、奔流,互相抵消,形成足以伤人的漩涡,自己却只承受极小部分的染化。

这手段的本质,正是六道轮回之法。

老僧竟是将自己的神意,化作一道轮回盘,令杀气在周身轮转变化,以六道轮回,循环往复的理念,分解其中的混杂意志,令魔念魔头在“三恶道”中不断“转生”,并且以此伤人。

想要施展这样的手段,不仅需要高深的佛法,还必须对“屏风四扇门大法”有超乎常人、深入本质的理解。

以徐行阅读秘籍的经历来看,哪怕是曾经批注“屏风大法”,口气颇大,睥睨天下英雄的赵烈,都没有这番造诣。

毕竟,这位左武王的武功虽然高深莫测,见识也称得上博学广闻,可他毕竟只是将这门神功视为磨刀石,研究的并非是如何学习,而是如何破除。

可眼前这老僧却不一样。

他根本是将“屏风四扇门大法”练到了骨子里,徐行甚至感觉,这门武功,根本就是为他量身定做,不差分毫。

这样的人,普天之下,怕是也只有一个。

徐行右手五指并拢,宛如一方雄震天地正中央的亘古神碑,朝老和尚眉心砸落。

掌未落,天地间已响起呼啸的凄厉金风,两人周身二十丈之地,尽数被这股金风切割得支离破碎。

——正是凌落石的将军令!

这一招震撼当世,几乎无人可以比拟的厉烈掌功,被徐行以天下无双、横绝古今的强悍体魄施展出来,简直是所向披靡,鬼神辟易。

论劲力之雄浑,哪怕是凌落石翻生,也要自叹弗如,且是弗如远甚。

老和尚却见猎心喜,他怪笑一声,双足不丁不八地稳立原地,枯瘦右手探出,卷动宽大僧袍,迎向徐行那条几乎比他人还粗的手臂。

袖袍鼓动,布料泛起褶皱,荡开一圈圈细密涟漪,袖口幽暗难明,好似一团沉凝的厚重乌云,蕴生倾盆暴雨,激出雷霆霹雳。

正式交手之前,两人都有一段蓄力、出招的过程,速度也稍微慢了一慢,令所有人都看得清楚此次对拼的具体情形。

天象已经看出,天绝如今所使之绝学,正是自己毕生精研,苦修数十年才攀升至巅峰境界的“大般若禅掌功”。

可在天绝手中,这本只有十八重境界的功法,却分明演绎出了二十八重、三十八重,甚至是四十八重境界的威力和气魄。

如果说天象是将“大般若禅功”练到了不输任何先贤的地步,那天绝这一掌就完全是另辟新天,震古烁今。

天象光是看了一眼,就平白得出许多体悟,心头更是生出一种无法形容的感动,那是来源于生命本源的喜悦。

他本以为自己的武道已经走到绝处尽头,再无更进一步的机会,可天绝这一掌,却像是打开了天象的固化思维,令他再见希望的曙光。

这光虽然微弱,却是真实存在!

一时间,天象身上的气势,仿佛再度发生某种突变,仿佛要破开蚕蛹,蜕变成蝶。

除去同修“大般若禅”的天象外,其余人都被两大并世强人对拼所产生的强悍震波,抹去了全部杂念,全部心神都不由自主地聚焦到了两人身上。

这一次,乃是开战以来,徐行和天绝首次拿出称得上“招式”的手段。

所造成的效果,甚至还要更胜开战以来,毫无保留对拼的第一击!

轰隆隆隆的震响中,天绝身后那蜿蜒曲折,延绵数十丈的登山石阶,连带着剩下半截山道,皆是如浪潮般拱起,一波叠一波,一重又一重地朝山脚浩浩荡荡地席卷而去。

众人居高临下地俯瞰,只觉得那简直已不是泥石流,而是一条由土石树木构成的巨大“土龙”,在地面翻腾挪动,肆意伸展长长龙躯,远去。

至此,整条上山道路,都被两人毁坏。

在方才的交手中,徐行仗着年轻气盛,体魄雄健,以及妙至毫巅、洗练到极点的拳术,几乎是无间隔地对着天绝狂轰滥炸。

天绝虽也是内功深厚,久经战阵之辈,毕竟是年事已高,气血不如盛年,每与徐行对攻后,他都需要些时间来平复震荡气血,转劲消力。

这也导致,这一路从演武场打到半山腰的过程中,天绝虽然能守得周身不失,却仍是节节败退,被徐行牢牢掌握战局主动。

可这一次碰撞后,他却没有再倒退卸力,反倒是迎难而上。

天绝嘴角飞溅出一抹朱红,刹那蒸发成血雾,整个袖袍也彻底炸成碎片,纷飞如蝶。

徐行立即意识到不对。

以他对力量的掌控程度,这一掌哪怕当场将天绝周身骨骼震断,都难以伤及其人衣袍分毫,这袖袍怎会忽然破碎

就在这刹那间,天绝那蓄势已久的五根枯瘦手指,已从纷飞碎布中伸出,搭上徐行那异常粗壮的右手腕,就如五条孽龙,缠绕住了自己猎物。

徐行本就是精擅擒拿法的大行家,自不会让天绝如此轻易地得偿所愿。

他胸膛鼓起,脚踝拧转,足趾与脚掌配合踏地,碾闯旋动,周身十丈地面都猛地震了一震。

老和尚的枯瘦身形却丝毫不动,两条腿就像是定海神针,硬生生将这股震劲抵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