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京剧进校园
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这句话启发了丽丽。不是吗?老爸说的最多的就是蒲松龄,他对那些鬼怪故事津津乐道。赵大夫一听他给闺女讲这些,就恨不能上去堵住他的嘴。
“告诉你哈,别总给我闺女讲这些妖魔鬼怪的,人家北大的高材生,用得着你教吗?”赵大夫数落着丈夫,还把丽丽往她书房推。
蒋耀先只是摇头:“唉,难怪啊,这蒲松龄考不上功名,那学堂就不是给他那种人开的。还好他没考上,要是考上了,哪里去读那么好的故事呦。”说着又要点烟,被赵大夫一把夺下,还把他的一整包烟都缴械了。
丽丽笑得好开心,她想,明天一定问问小芹,看她怎么看蒲松龄。想想群莉也一样,对李白杜甫不是一般的崇拜,刚进系里,古文老师要求会背一百首唐诗宋词以上才能进课堂,但也没检查。大家以为教授年纪大了,自己说过的话都忘了。原来,老师上课时,动辄引用古诗词,从不说什么朝代,背景,许多同学没学过这些诗词,课自然是听不懂。
而群莉却显得很轻松,她说:“李白的诗我都背过一百首了,老子怕谁。”
她还倡议大家用四川话吟咏李白的诗。据说,濮存昕在北京人艺演话剧《李白》,她去看了,回来就写了一封信,强烈要求用四川话表演。丽丽很多时候想,群莉才是一个性情中人,她是最适合中文专业的,应该是现在的中文专业课程设计不适合她。
那么自己呢,生活在北京。乾隆帝倒是作诗最多的,可没有哪一首是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丽丽喜欢相声,可群莉说不如她老家的独角戏有趣。说到创作,丽丽更不敢与群莉比了,自己高考前还在写批林批孔的文章呢。小芹也让她很佩服,如果不是邱教授告诉自己,都不知道小芹在山东早就是知名作家了。她上次真的是想好了要退学,去当个自由作家。
说起来几个人相同的想法就是出去走走。她看了近期的《北京青年报》,上面一篇文章的标题就是《没有去过的地方,一定要去看看》,她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感觉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什么能代表京味儿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