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缘 作品

第168章 群莉:成为自己(第2页)

 渐渐地,学生们变得更加自信和活跃,学习热情也日益高涨。群莉的教育方法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她的名字在教育界逐渐传播开来。 

 而群莉并不满足于此,她继续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在温暖与关爱中茁壮成长。 

 群莉开始崇尚杜威的教育理念,她知道陶行知就是杜威的高足,他的“知行合一”与杜威提倡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有异曲同工之妙。 

 一个华人子弟的学习经历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开始,这位来自福建的八岁孩子,几乎就像个聋哑人,听不懂身边同学们在讲什么,更听不懂老师讲的课。他只有一个同伴,也是来自福建,只有他俩在一起时,他会开口说话,脸上也有了笑容。群莉接受以往的教训,没在他父亲面前说什么。一旦那孩子问她问题,她都用最简单,最容易理解的话回答。 

 渐渐地,班上同学发现这孩子很有特长,他跟父亲练拳已经好几年了,只是父亲叮嘱他不要轻易出手。一次他的那个福建同伴被人欺负,他不得已亮出自己的功夫,轻松地为好伙伴解围,一时声名鹊起,成为同学们心目中的英雄。于是很多人主动帮助他补习英语,他进步很快。群莉每每想到这些,就觉得教育的意义并不像自己之前领会的那样,不应该是一味地训导,而应该是发现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尽情发挥的机会。 

 当一个人融入了异域的生活,她的自信会成倍增长,不是她不思念故土,而是她想成为那个梦想中的自己。群莉竭尽全力想留下来,但阻碍太大了。靠签证生存在这里,那种艰难是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的。 

 群莉当然想过绿卡,她甚至参加过梦幻绿卡俱乐部。在那里聚集了很多为绿卡奋斗的人,从青涩少年熬到成熟壮年,也还没拿到绿卡的人比比皆是。他们并非不学无术,有些人还是业内高手。群莉有时候也怕参加俱乐部的活动,因为怨气总笼罩着这样一群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人突然疯癫,摔碎酒杯,大声咒骂。美国的确民主,这样的行为只换来身边人不置可否的微笑,连一句劝阻都不会得到。只要他清醒后付掉赔偿,又可以大摇大摆地走在名牌林立的第五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