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汪富贵被法院例行调查(第2页)
好在中国有一批初、高中学生叫”老三届“,他们是中国教育史上的特殊存在。他们响应号召上山下乡,那时他们还没有毕业,没有文凭,但据说水平远超他们的学弟学妹们。前妻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三届“。汪富贵感觉,如果不是后来自己到北京发展,前妻可能早就提出婚了。
尤其她那个家,是汪富贵一生的痛。每次去,都见丈人正襟危坐,他买再多的东西都不会多看他一眼,也从来没留他吃过饭。他只坐过他们家客厅的沙发,连卫生间都没上过。真的是:谁难受谁知道。外人都认为是他前妻和他共同创业,其实,前妻只是做了公司的财务,并没”下海“,用他前妻的话说就是”死也不会丢掉铁饭碗。“
想想这么多年,都是自己一个人返乡,汪富贵并 不觉得没面子,可他缺失的是来自生命中另一半的认可。他甚至想,如果再晚些时候,说白了,等到前妻的父母平反了,她回京了,应该就不会和自己结婚了。
正当村里男女老少聚在村部,开怀畅饮,推杯换盏地感谢汪富贵,感谢他把厂子办在村里,把学校也办在村里,娃上学近了,还一毕业就有了工作,还都在家门口。
”你们说说咱富贵他就是个大善人呐。“这样的话,汪富贵真的听腻了。
警笛刺耳地尖叫着,两辆警车呼啸而来,横冲直闯地就进了队部的院子。人们惊讶地转过头,只见两辆警车停在了村部院门口。身着警服的警察迅速跳下车,个个面容严肃地走进村部。
警察们走到汪富贵面前,一位警官向他出示了相关证件,并宣布他涉嫌违法,请他立即跟他们回京接受法院调查。
村民们顿时一片哗然,大声议论着。他们不相信自己心目中的大善人会犯法。
汪富贵对支书笑笑,就起身跟警察一起走出了村部,他始终抬着头,目光坚定没有丝毫的恐惧。脸上依然挂着微笑。
警车的声音渐渐远去,留下了一群既震惊又困惑的村民,他们围拢在支书身边,都说是有人想祸害村里,一定要把这个人揪出来。
”支书,您老想想办法啊,富贵一定是被冤枉啦。“
”是呀,富贵可是咱们眼瞅着长大的,凭良心说,心里装的都是乡亲们,自己除了念书,啥也不沾,我看比那些贪官强多了,害这样的人,天打雷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