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缘 作品

246章聂楚郡与汪富贵产生分歧(第2页)

 “这怎么回事?还愣着干嘛?先抬到医务室去呀。”技术员,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大声吼道,态度很严厉。

 被砸伤的员工已经不能说话,血不住地流,脸上、脖子上都是血,衣服也被染红了。把人砸伤的员工悄悄跟在人群后面往外走。

 “去那么多人干嘛?人都走了,活谁干?去两个人,其他人留下,继续干活,今天午饭时间推迟。“技术员今天的口气十分强硬。

 平时这技术员在这些村民出身的员工眼里,只是个毕业不久的学生娃娃。

 俊晖汽车厂的会议室里,气氛有些异样。

 会议开始前,人们交头接耳,低声议论着,场面虽不热烈,但看得出大家很期待。现在,汪富贵做了总结发言,等于是定了调子。在他发言之前,北京来的研发人员讲了他们的科研进展,还对比了国外相关产业的技术指标,显得对研究成果上线很有信心。可现在,会议室里是一片寂静,有的托腮,有的无聊地转动手里的圆珠笔,还有的仅仅是发呆,似乎没人想打破沉默。

 汪富贵是从来不在公开场合发脾气的人,但这种尴尬,让他很囧,他想宣布会议结束,让大家下午讨论。可他还没开口,小聂就从座位上站起身来。

 ”汪总,各位领导,我想谈谈我的想法。“小聂很难掩饰她的激动。

 从在北大上学时,小聂就开始与汪富贵合作,他们的意见从来都是一致的,可这次,汪富贵的决策令小聂不安。她想:这汪总自从学起了北大研究生,不会收敛了商人的市场敏感,多了许多书生气吧,”自古无用是书生“,这话她老爸活着的时候常常挂在嘴边。

 聂楚郡清楚,她上大学时只交很低廉的学费,还管住,即使这样,家里还嫌她白吃了五年”闲饭“呢。其实她大一就开始打工养活自己了,只是周末才回家一次。她也从来没因为自己是大学生被家里人当作荣耀。人生的教育不都是通过语言,小时候不识字,可那时的记忆往往是最深刻的教育。小聂是北京人中少有的”现实主义者“,她没有吕一鸣那样的家庭背景,也不会有他们那样的理想主义,她更重视眼前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