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缘 作品

第441章 小芹从南加州大学毕业 和柳枝先后生子(第2页)

 

“一直都挺想跟你合作,可总见不着面,知道你忙。哪能用怀孕这样的小事打扰你呢。谢谢你哈,你介绍的戴尔先生合作很愉快。

 

群莉放下电话思绪全乱了,想不明白小芹来美国不到两年变化怎么这么大。上次在肯尼迪机场咖啡厅聊天,听她自己说是从北大研究生院转去了复旦学戏剧,再又到美国上南加州电影学院。说实话当时听她讲这个过程,心里五味杂陈。觉得选择专业的确不是一时之功,也许才华需要岁月的磨砺才能显现出来。

 

大半辈子过去了,自己还没走出专业的困局,她瞬间生出一股自卑。说到文学,她那个年代大家都有革命年代的余温,所谓热情容易被点燃,所以她也写了不少诗,发表过,得过奖,但就像她一直抱怨的,诗不在语文考试范围内,现实社会里还有多少人能爱好诗,写诗?自从大家在不同国家同样被卷进经济浪潮,赚钱成了生活焦点,诗就越发显得苍白。

 
 一想到诗她总会想到吕一鸣,吕一鸣写的诗不多,但他热衷于现代诗,还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参与到北京的朦胧诗民间组织中了,他朗诵起诗来和他平日里京油子的样子判若两人。尤其吕一鸣把那些朦胧诗标志的《今天》杂志送给她,群莉一直在探求自己到底是不是写作的料,现在的网文曾经让她红极一时,但很快就又回归寂寞了。

 

而且,那种潇湘教会她的吸粉(网上吸引粉丝)方法,潇湘欲罢不能,而她却感觉很恐怖,而且跟她追求的文学性完全不搭界。甚至连萧乾都嘲笑她:现在还有人谈纯文学,真幼稚。明天给你买个机器人,你试试看跟他聊聊你的纯文学吧。”

 

群莉执意要亲自送余震和他的老父亲回成都,也是想一个人长足。她想起北大山鹰社,当时说过要走三一八国道,要翻越雪山。是啊,小芹和自己一起走过三一八国道,那时两个人情同姐妹。丽丽也说过:“我们三个永远是亲姐妹”这样的话。

 

是呀,丽丽嫁到非洲就再也没见过面了。虽然她没有写过什么文学作品,但她无疑是一个愿意为理想献身的人。群莉对丽丽一直很敬重,她觉得还是自己对吕一鸣、丽丽他们那样成长在军队大院里的人有一种天生的拒绝。可难道吕一鸣老爸和余震老爸不是一样的军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