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水 作品

第442章 千年大计,玉楼先退会儿场(第2页)

 大概是:

 民间情况(春月:调查)→(夏月:传达)朝廷;

 朝廷政令(秋月:审核)→(冬月:落实)民间。

 也就是把民间消息收集给朝廷。

 再把朝廷政令发下来。

 ([三江台]:我们不生产政令,我们只是政令的搬运工。)

 (别名:[三江台信息快递公司]。)(误)

 灵帝的大业年间,臭名昭着的“采风官”、“采花官”,其实就是想干这两件事。

 灵帝想夺权,不要这个[三江台]了,又怕[亭台楼阁]合起来反抗。

 于是一点一点来。

 设立“采风官”,希望能调查民情。

 又设立“采花官”,希望能把政令落实下去。

 当然,“采风官”调查的都是他想听到的。

 “采花官”落实的,都是油水多的。

 嗯……

 结果就是武帝上位,当场裁撤了这俩官职。

 还杀了一大批相关的家族。

 重新任用[三江台]。

 但[三江台]的[月令],实在是高危职业。

 管民意调查的春月令,经常被地方豪强刺杀。

 管传达的夏月令,经常被皇帝判流放。

 政令审核的秋月令,也就是处斩而已。

 而冬月令,额,冬月令。

 冬月令一般是累死的。

 别看现任[冬月令]长孙建一脸班味,动不动闹着要死。

 实际上,每天保温杯里泡枸杞(bhi),每天吃着汤药燃着香,才开始加班。

 但这几十年,有一点例外。

 春月令经常被流放。

 夏月令经常被刺杀。

 两个部门的职能交换了,死法也就交换了。

 这不是因为武帝(厉王)周饼闲得没事干,想挑战一下祖制。

 而是因为这任[夏月令]窦长寿,是个很长寿的老太太。

 老太太工作经验丰富,精力旺盛,实在是很好用。

 皇帝舍不得让她退休。

 但老太太也有老太太的不好,太能絮叨了。

 让武帝这样豁达的人,都被气得头疼。

 他真的很担心,自己哪天一个生气,把人流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