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盲肠反射区(第2页)
咱们再详细说说盲肠的结构和功能。
先说位置和连接,盲肠就在右下腹乖乖待着,和回肠的末端手牵手。盲肠的下端是封闭的,没有出口,所以才叫盲端。
然后是回盲瓣,在盲肠和回肠连接的地方,有一个特别的结构,就是回盲瓣。这个回盲瓣就像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守门员”,它的作用是阻止小肠里的东西太快地流进大肠,保证食物能在小肠里被充分地消化和吸收。
最后是阑尾,盲肠的末端有一个细细长长的盲管,这就是阑尾。阑尾从盲肠下端的后内侧壁伸出来,形状就像一条小蚯蚓,所以也叫蚓突。阑尾的大小、形态和位置,那真是因人而异。一般来说,长度在 5 - 7 厘米,偶尔也有长到 20 厘米或者短到 1 厘米的。它的外径最大能到 1.5 厘米,小的只有 0.2 厘米,通常在 0.5 - 1 厘米之间。阑尾管腔的远端是盲端,近端开口在盲肠下端的后内侧壁。有些成年人的阑尾特别小,形状像个乳头。小婴儿和小朋友的阑尾基部比较宽,尖端比较细,像个漏斗。阑尾是腹膜内位器官,包裹阑尾的腹膜沿着它的壁的一侧碰到一起,形成双层的三角形系膜,这就叫阑尾系膜,所以阑尾在腹腔里是可以自由活动的。不过因为系膜常常比阑尾短,所以阑尾大多是盘曲着的。
阑尾多数在回盲口的后下方大概 2 厘米的地方,开口在盲肠,这个开口就叫阑尾口。在这个口的下缘,有一个不太明显的半月形黏膜皱襞,叫做 gerlach 瓣,也叫阑尾瓣。这个小瓣瓣能防止粪块或者异物掉进阑尾腔。要是这个瓣缺了或者功能不全,粪便就容易进到阑尾腔里,引起梗阻性阑尾炎。
而且,阑尾的内腔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小,所以成年人的阑尾腔比较窄,开口也小,粪便或者蛔虫一旦进去就不容易出来。小孩子的阑尾开口比较大,大多是漏斗形,所以小孩子的阑尾腔不容易梗阻。一般到了中年以后,特别是老年人,阑尾腔可能会部分或者完全闭锁。
虽然阑尾不直接参与食物的消化,但它在免疫系统里可是有重要作用的,能帮助保护身体,不让肠道里的微生物来捣乱。
有时候阑尾会被堵住,比如说被一团硬邦邦的排泄物堵住了,就会导致感染,这就是阑尾炎。有意思的是,习惯吃大量粗粮纤维的人,往往阑尾炎的发病率比较低。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如果咱们都乖乖听话,按照最初完美的设计来生活,就不会有阑尾炎这个麻烦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