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王 作品

第65章 十二指肠反射区(第2页)

 再看看降部,降部从十二指肠上曲开始,在第 1 - 3 腰椎体和胰头右侧往下走,到第 3 腰椎体水平后弯向左,就变成了水平部。降部全长 7 - 8 厘米,它转折变成水平部的那个弯曲叫十二指肠下曲。降部的黏膜可有本事了,形成了特别发达的环状皱襞。在其后内侧壁上还有一条纵行的皱襞,叫做十二指肠纵襞。它下端有个圆形的隆起,这就是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肝胰壶腹的开口处。在大乳头上方 1 - 2 厘米的地方,有时候还能看到十二指肠小乳头,这是副胰管的开口处。

 接着是水平部,水平部也叫下部,长约 10 厘米。从十二指肠下曲开始,横着越过下腔静脉、第 3 腰椎体和腹主动脉的前方,到第 3 腰椎体左侧再往后变成升部。肠系膜上动、静脉从胰体下缘偷偷溜出来后,紧紧贴着水平部的前面往下走。从腹主动脉出来的肠系膜上动脉和腹主动脉之间形成了一个尖朝上的夹角,十二指肠水平部远侧段正好要穿过这个三角区。

 这个夹角的角度会受到小肠系膜里空回肠产生的重力影响。要是空回肠重力产生的牵拉力太大,夹角变小,就会挤压穿过夹角的十二指肠水平部,这时候就可能引起肠梗阻,发生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而且在发育过程中,如果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发出的位置太低,也会让夹角变小,从而引起肠梗阻。这就好像是一个“交通堵塞”的事故现场,是不是很神奇?

 最后是升部,升部长约 2 - 3 厘米,从水平部末端开始,斜向左上方,到第 2 腰椎体左侧急转向下,就变成空肠啦。这个转折变成空肠的地方也有一个弯曲,叫做十二指肠空肠曲。这个弯曲的后上壁有一束肌纤维和结缔组织组成的十二指肠悬肌,把肠管固定在右侧膈脚上。十二指肠悬肌和包绕在它表面的腹膜皱襞一起构成了十二指肠悬韧带,也叫 treitz 韧带。

 那十二指肠到底有啥功能和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