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王 作品

第99章 喉部反射区


 朋友们!咱们要一起走进人体这个奇妙的大城堡,去探索一个超级重要但又有点神秘的地方——喉部。准备好了吗?让我们开启这场充满惊喜的冒险之旅!

 首先,咱们来了解一下喉部在人体中的位置和基本情况。喉部就像是一个神奇的通道,位于颈前正中,在舌骨之下,上界是会厌上缘,下界是环状软骨下缘。成年人的喉大概在第 3 至 5 颈椎平面,不过女性和儿童的位置会稍微高一些。

 喉部可是由好多“零部件”组成的一个复杂而精巧的腔状器官。它的前方有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和肌肉;两侧有甲状腺上部、胸锁乳突肌,还有深藏在后面的重要血管神经;后方则是喉咽和颈椎。想象一下,喉部就像一个被重重保护的“小城堡”。

 接下来,咱们来认识一下构成喉部支架的软骨们,它们就像是城堡的支柱。

 先说甲状软骨,这可是喉部最大的软骨,由两块四边形的甲状软骨板在颈前正中会合而成。它们会合的地方成角向前突出,就形成了喉结。男性的这个角度比较小,接近直角或者锐角,所以喉结很明显;而女性呢,角度近似钝角,喉结就不太突出啦。甲状软骨上缘正中还有个“v”形凹陷,叫做甲状软骨切迹,这在临床上可是辨认颈前正中线的重要标志呢。甲状软骨板后缘上、下分别有甲状软骨上角和下角,下角内侧面与环状软骨后外侧面形成环甲关节,是不是很神奇?

 再看看环状软骨,它位于甲状软骨之下,第一气管环之上。前部比较窄,叫环状软骨弓;后部比较宽,是环状软骨板。环状软骨可是喉部唯一完整的环形软骨,对于保持喉气管的通畅特别重要,如果它受伤了,常常会引起喉狭窄,就像城堡的关键通道被堵住了一样。

 会厌软骨也很有趣,它位于喉的上部,形状像一片叶子,有点卷曲,上面有好多小孔,血管和神经从这里穿过。软骨下部比较细,叫会厌软骨茎。成年人的会厌大多是圆形,儿童的两侧缘会向内卷曲,而且比较软。会厌软骨表面覆盖着黏膜,就构成了会厌。吞咽的时候,会厌会向下封闭喉入口,就像一个忠诚的卫士,防止食物进入喉腔。会厌还可以分为舌面和喉面,舌面组织比较疏松,一旦发炎,就会肿胀得厉害。它的两侧黏膜和杓状软骨黏膜形成了杓会厌襞。

 杓状软骨位于环状软骨板上外缘,左右各一个,形状像三棱锥体,大部分喉内肌都起止于此。它的底部和环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这个关节运动的时候,杓状软骨沿着环状软骨板上外缘滑动和旋转,带动声带内收或者外展。杓状软骨底部前端是声带突,系声韧带及甲杓肌的附着处;底部外侧是肌突,环杓侧肌附着在它的前外侧,环杓后肌附着在它的后部。

 还有小角软骨,它在杓状软骨顶端的杓会厌襞中。楔状软骨则在小角软骨之前外侧的杓会厌襞的黏膜下。

 喉部的韧带和弹性膜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韧带就像是连接各个软骨和组织的“绳索”。甲状舌骨膜是连接舌骨与甲状软骨上缘的薄膜,由弹性纤维组织构成。膜的中间和两侧部分增厚,分别是甲状舌骨中韧带和甲状舌骨侧韧带。有喉上神经内支及喉上动脉、静脉从甲状舌骨膜两侧穿过。环甲膜是环状软骨弓上缘与甲状软骨下缘之间的纤维韧带组织,中央部分增厚,就是环甲中韧带。

 喉弹性膜呢,左右各有一个,被喉室分成上、下两部。上部是方形膜,下部是弹性圆锥。方形膜在会厌软骨外缘和小角软骨、杓状软骨声带突之间,上下缘游离,上缘构成杓会厌韧带,下缘形成室韧带,它们的表面覆盖黏膜,分别是杓会厌皱襞和室带。方形膜的外侧面被黏膜覆盖,形成了梨状窝内壁的上部。弹性圆锥前端附在甲状软骨交角线的内面近中线处,后端附着在杓状软骨声带突下缘,前后附着处游离缘边缘增厚形成声韧带;向下附着在环状软骨的上缘中前部形成环甲膜,其中央部分增厚形成环甲中韧带。

 然后是喉肌,它们就像是喉部的“劳动力”,分为喉外肌和喉内肌两组。

 喉外肌把喉和周围的结构连接起来,和喉的上下运动以及固定有关。喉外肌按照功能又分为升喉肌群和降喉肌群。升喉肌群里有甲状舌骨肌、下颌舌骨肌、二腹肌、茎突舌骨肌;降喉肌群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咽中缩肌和咽下缩肌。

 喉内肌按照功能分成了 5 组。

 声带外展肌里的环杓后肌,从环状软骨背面的浅凹出发,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后部。它收缩的时候,能让杓状软骨向外、稍向上,使声带外转,两侧声门后端分开,声门就变大啦。

 声带内收肌包括环杓侧肌和杓肌。环杓侧肌从同侧环状软骨弓上缘开始,止于杓状软骨肌突的前外侧。杓肌由横行和斜行的肌纤维组成,也有人叫它杓横肌和杓斜肌,杓肌附着在两侧杓状软骨上。环杓侧肌和杓肌收缩时,声带就内收,声门就闭合了。

 声带紧张肌是环甲肌,它从环状软骨弓的前外侧出发,止于甲状软骨下缘。收缩的时候,以环甲关节为支点,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弓靠近,增加杓状软骨和甲状软骨前缘之间的距离,把甲杓肌拉紧,声带的紧张度就增加了。

 声带松弛肌是甲杓肌,它从甲状软骨板内面中央的前联合开始,内侧部止于杓状软骨声带突,外侧止于杓状软骨肌突。收缩的时候,声带就松弛了,还能声带内收、声门关闭。甲杓肌的收缩紧张度和发音的音调有关系呢。

 使会厌活动的肌群主要有杓会厌肌和甲状会厌肌。杓会厌肌收缩的时候,会把会厌拉向后下方,喉入口就关闭了。甲状会厌肌收缩的时候,会把会厌拉向前上方,喉入口就开放了。

 喉黏膜也很重要哦,它和喉咽及气管的黏膜是连续的,大部分是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只有声带内侧、会厌舌面的大部分以及杓会厌皱襞的黏膜是复层鳞状上皮。会厌舌面、杓区、杓会厌襞及声门下区有疏松的黏膜下层,炎症的时候容易肿胀,会引起喉梗阻。除了声带游离缘,喉黏膜里有很多黏液腺,会厌喉面、喉室这些地方尤其丰富。reinke 间隙是位于声带边缘上皮层和声韧带之间的潜在微小间隙,过度发声或者发炎的时候,容易造成这里局限性水肿,形成声带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