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药王 作品
第130章 足跟痛区(第2页)
最后咱们再聊聊跟骨骨刺。这在老年人当中比较常见。不过您可千万别想当然地认为骨刺就是疼痛的罪魁祸首,实际上骨刺顶多算是个“帮凶”。那隆起的骨刺会使得局部组织更容易受到摩擦和劳损,进而产生无菌性炎症。所以说呀,足跟疼痛的严重程度主要和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相关,和骨刺的大小倒是没有直接的必然联系。
既然足跟痛如此烦人,那咱们必须得想方设法来缓解呀!
第一个妙招,勤踮脚。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者不停地走动,一有空闲就踮踮脚。这踮脚的好处可不少,能够让足少阴肾经保持通畅。肾经的气血一旦畅通无阻,脚后跟便能得到充分的滋养,疼痛也就能够逐渐得以缓解啦。
第二个办法,要穿舒适的鞋。建议您多选择软底鞋,还有那种“小坡跟”的鞋子,鞋跟高度在 2 至 3 厘米最为理想。如此一来,全身的重心就会向前移动,足跟部位所承受的压力也就相应减小了。
第三个办法,使用足跟垫、足弓垫。倘若您是平足,并且还伴有足跟痛的问题,那么在长时间站立或者走路之前,一定得提前垫好足弓垫。
第四个办法,泡脚加上自我按摩。中医认为,一切的红肿疼痛和炎症,都是由于经脉不通畅所导致的。通过泡脚和按摩的方式,可以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一旦经脉通畅了,就能发挥出非常出色的缓解效果,让足跟的功能慢慢得以恢复。
接下来,咱们重点讲讲足跟痛的相关区域和具体的按摩方法。
跟1区位于手掌拇指掌骨近端的内侧处;跟2区则在手背拇指掌骨近端的外侧以及病处周围的相关区位;手掌手背外侧(尺侧)靠近腕端的位置,痛点便是足跟病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