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漏谷穴:健脾和胃,止漏增元之穴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同来揭开一个神秘而特别的穴位的面纱,那就是被誉为身体堵漏高手的漏谷穴。这个漏谷穴啊,就如同一位深藏不露的神奇大师,拥有着令人惊叹不已的奇妙本领!
漏谷穴,归属足太阴脾经,它就像一位默默守护健康的卫士,能够帮助咱们有效地缓解和治疗诸多问题,像是令人烦恼的腹胀肠鸣、让人食不知味的消化不良、令人尴尬的遗精,还有让人难受的脚气等等。
接下来,让咱们一起仔细探寻漏谷穴在身体里的精确位置。漏谷穴位于小腿内侧,就在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如果告诉您距离内踝尖 6 寸,您可能还是有些迷糊,别着急,让我更详尽地为您描述。您可以选择侧坐或者仰卧位,想象从内踝尖开始,直直地往上量,大概两个 4 横指的地方,就在胫骨内侧缘的后侧。此时,您用手按压,如果感觉到有酸胀感,那么恭喜您,您已经成功找到了神奇的漏谷穴!
现在,咱们来深入了解一下漏谷穴名字背后那饶有趣味的故事。漏谷穴这个名字,可蕴含着深深的玄机呢!“漏”这个字,在这里代表着凹陷、漏落的意思。而“谷”字,并非咱们通常所想象的山谷,而是广泛地指代五谷以及各种细小的事物。所以,漏谷这个名字传递的含义是,脾经当中那些浊重的物质会在这个穴位沉降下来。本穴的物质实际上是由三阴交穴传来的。由于脾经的湿热之气与肝经以及肾经的气血物质相互进行了交换,当气血上行到本穴时,气态物质的温度就相对偏低了。在本穴发生的变化主要是散热缩合冷降,那些浊重的部分就会从天部沉降到地部,这种情景就如同细小的谷粒纷纷漏落一般,正因如此,它被形象地称为漏谷穴。
漏谷穴可不单单只有这一个名字,它还有“足太阴络”和“太阴络穴”这两个别名。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本穴的物质是从三阴交穴传来的天部水湿之气,与脾经其他部位的气血物质相比较,它的温度偏低,穴内的气压也相对较低。正因如此,脾经其他部位的水湿之气会朝着本穴汇聚,并且沉降到地部。正因为本穴具有联络和聚集脾经天部气血物质的独特作用,所以才拥有了这样两个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