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水泉穴:治疗痛经,缓解足跟痛
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要一起来探索一个神秘而神奇的穴位——水泉穴。这个水泉穴啊,就像是隐藏在我们身体里的一座宝藏,拥有着让人惊叹的奇妙力量!
水泉穴归属于足少阴肾经,它的作用可不少呢,能够缓解和治疗月经不调、痛经、经闭、阴挺、小便不利、目视昏花等好多问题。
咱们先来找找水泉穴在身体里的“藏身之处”。它位于足跟区,就在太溪直下 1 寸,跟骨结节内侧的凹陷中。要是您还不太清楚,别着急,《快速取穴彩色图解》来帮忙!您可以侧坐或仰卧位。先确定太溪穴的位置,然后由太溪直下 1 横指处,按压一下,如果有酸胀感,那就是水泉穴啦!
接下来,咱们讲讲水泉穴名字的有趣来历。水泉穴这个名字可是有深意的哦!它出自《针灸甲乙经》,属于足少阴肾经,而且还是足少阴之郄穴。
水泉穴,这里的“水”,指的是水液、小便。“泉”呢,一方面指地下水,另一方面也指下半身的水液。水泉这个名字的意思是,肾经的水液在这里聚集形成了一个像水潭一样的地方。本穴的物质是从大钟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聚集起来就像一个水潭,所以就叫水泉穴啦。
从穴位的意义来看,水泉穴就是肾经的水液在这里聚集形成水潭的地方。气血特征是地部经水。气血运行的规律是,只有极少部分会沿着经络传到照海穴,大部分则流散到足跟的各个部位。它的功能作用是传递水液。
水泉穴还是肾经的郄穴呢!郄,就是孔隙的意思。本穴的物质是地部经水,因为本穴所处的位置比较低,所以经水会聚集在这里。只有极少的满溢之水会外传到照海穴的高位,经水的运行就像是从孔隙中输出一样,所以它是肾经的郄穴。
郄穴可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哦!十二经各有一个郄穴,阴维脉、阳维脉、阴蹻脉、阳蹻脉也各有一个郄穴,加起来一共 16 个郄穴。不过,除了足阳明胃经的梁丘穴之外,它们大多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在临床上,郄穴多用于治疗急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