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不赞同(第2页)

 人已经开始胡说八道了。

 “大人,我们真的要按照赵大人的指示办事吗?”刘主薄还是觉得有些荒唐,好好的水稻不种搞什么莲藕,那莲藕又不能当饭吃。

 马策坚定的点头道:“那是自然,赵大人肯定考虑到了方方面面才会执行这个政策的,你无需忧心太多。”

 “百姓那边的工作我们也要做好,赵大人这么好的政策不能只停留在纸上,我们要认真的把他贯彻下去。”

 “大人你是认真的吗?”

 刘主薄总觉得一言难尽,怎么他家大人去府城开了个会后像被洗脑了似的,张口闭口都是在夸赵言。

 赵言在信中写的莲藕可以制作什么藕粉,刘主薄觉得那也是随口乱说的,一个藕粉能赚什么钱,百姓要的是能填饱肚子的粮食,一个粉吃下去能有几分饱。

 本来他们南寻县土壤就很贫瘠,水稻的产量在五个县之中常年垫底,经过洪灾和瘟疫这么一折腾变得更加穷苦,外头的百姓哪个不是廋骨嶙峋像个骨头架子,走两步看起来都要散架了。

 要是以后好好的田地不种粮食改种莲藕,百姓拿什么吃喝。

 “大人,您要三思啊。”刘主薄劝道。

 马策听言只是摇摇头,“刘主薄,老路走下去南寻县永远没有出路,去年什么情况你我都很清楚,我们这里死了三分之一的人,他们勤勤恳恳的劳作却依旧躲不过天灾和瘟疫的肆虐,我们这里粮食产量极低继续种下去又能有什么好结果呢,还不如像赵大人说的那样应地制宜种些经济作物,种的好卖了银钱照样可以买到粮食。”

 现实确实如此,刘主薄呐呐说不出话。

 “对了,这事要尽快落实,我到时候写个告示张贴在县衙附近,你和关县丞要认真给下面的人讲解清楚,老百姓目不识丁,必须要好好同他们解释到位,如若有人愿意种莲藕,就让他们写明村名、姓名、家里几亩田地、所需的藕种数量后让每个村长统计好交到县衙。”马策把接下来要干的事情一一吩咐好,这事事关重大他不敢马虎,南寻县能不能有一条新的出路就看这次了。

 他并非盲目相信赵言,信中已经写明莲藕种成后能干什么,藕粉他虽不明白到底是什么怎么制作,可赵言已经说明府衙后期会统一收购,这就免了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