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压价(第3页)

 “藕粉去年已经卖过一回,价格自然不是什么秘密,去年是五十两一斤藕粉今年价格照旧。”赵言语气十分淡定,仿佛说的不是五十两一斤而是五文钱一斤。

 这个价格确实偏贵,但赵言依旧不打算降价,他要打造的就是高级的藕粉,销售对象自然是那些富得流油的达官贵人。

 至于老百姓拿着藕去煲汤炒菜尝尝味道就差不多了,藕粉的成本不低他总要卖高价才能有的赚。

 而且在他看来这些富商根本不差这几百两银子。

 他要坑的就是这些商人,至于他们最后是高价卖出还是送人情就与他无关了,东西卖出后他是概不售后的。

 五十两一斤的价格饶是大家已经有心理准备还是觉得太贵了,他们做生意还是喜欢把进价压低些。

 第一个坐不住的是谢老爷,他已过艾老之年胡须已经花白,仗着年纪大他带着精明的眼神直勾勾看向赵言不满道:“赵大人,听闻这次桃源府的藕粉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去年是只有几斤的产量所以卖五十两一斤可以理解,如今产量都提上来了还卖高价是不是有些不合适呢?”

 压价的。

 这是赵言对于谢老爷这段话的总结。

 他此时没有被质问的慌张,还有闲心让衙役给诸位老爷把茶水续上,免得他们到时候说他招待不周连茶水都不愿意给他们续上。

 面子工程还是要有的。

 “谢老爷你这话就不对了,五十两的价格去年就已经定下来,而且这个价格是我同府衙诸位大人商讨很久以后才定下来的,你这是在质疑我们府衙的决定吗?”赵言不慌不忙的给钱老爷施压,接着继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再说藕粉产量提高是桃源府众多百姓辛劳努力的成果,我们收购藕和生产藕粉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那都是需要成本的,其中生产的艰难我就不浪费时间一一赘述,但藕粉的生产绝非是易事,卖五十两一斤是值这个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