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念秋日 作品

第218章 征西先定北(第2页)

 明善这一席话说出来,蒯龙心喜,满朝震荡,佘宇晨在龙案之后更是诧异无比。

 “安图王,你认为明大人所言是否可行?”

 蒯龙几乎不用考虑就回答道:“明大人所言,微臣没有意见。只是,易大将军前往北域配合作战,和正北大将军魏玉华之间,需有协调之人,否则,行军之事恐难以把一致。”

 “安图王认为何人适合?”佘宇晨追问道。

 蒯龙思考了片刻,说道:“正北、东域两位大将军都是善战之将,若无一人能在二人之上的,很难!但微臣认为,兵部尚书祁大人应该能胜任此职务。”

 佘宇晨转向看着兵部尚书祁东铭,“祁爱卿以为如何?”

 祁东铭此刻是肺都气炸了。大蜀国从建国到现在,的确从未想过征战北域,实乃是因为常年冰雪,一年中难得有时间是化雪的时候,生存极为不易。也因此大蜀国正北之外,也就放任这些部族自己生活。

 可是旗旦族地的矿产已经摆在面前,对于大蜀国而言的确需要,就算蒯龙不征西,与旗旦族原本交易是最简单的方式。

 结果旗旦族擅自提价,以次充好,惹恼了蒯龙。现在左辅明善又提出将北域纳入大蜀国疆土之中,就是看中了矿产,明善所说的征西先定北的策略无疑也是合理的,但是让他去领东域和正北两支大军,是吃力不讨好的事。

 在京都之内,甚至调兵遣将的时候,兵部有绝对的权力,可在外征战就不一样了,那你得拿出让大将军信服的手段和能力,否则,阳奉阴违的事发生是很正常的。

 掌控北域战力并不是最大的因素,而是天气和地形,与大蜀国境内完全不一样,将军们的作战思路和想法也肯定有差异。

 可是,如果现在他说不行,举荐谁去?去的人回来之后大功怎么计算?他的兵部尚书一职能否保住?

 一桩桩让他对于蒯龙的提议就算再不甘,也必须要领命。

 “启奏陛下,微臣愿替陛下出征。”这已经是他能想到的最后一招了,如果代御驾亲征,输是不能输的,胜了也是陛下的功劳,谁要是在这事上拉胯,就是丢皇上的脸。所以,他甘愿不要这功劳,却必须要保住自己的尚书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