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吴王殿下兼职小阁老?
这玩意儿并不算什么高科技,网上就有得买。
有800多一米的,也有3000多一台的。
朱云峰的仓库里装了几条,然后又多买了几台,偷偷放在了仓库后面。
仓库分前后仓,前仓是大仓库,后面还有个小仓库。
小仓库后门又与朱云峰家的房子连一起,外面用铁板挡住,直通朱云峰家的后院,与杂物间相连。
这样他们白天把东西放前面仓库,晚上把东西运到后仓,再从后仓打开传送带送去地窖。
自家的东西跟做贼似的,非常刺激。
2025年4月上旬,朱云峰往大明送了第一批好东西——大量小学教材、赤脚医生手册、土法炼肥手册、择种选育嫁接理论手册以及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炼钢法手册。
印刷厂接到这种订单的时候都懵了,怎么2025年了还有人要这些玩意儿?
但朱云峰借口说出口给非洲,一切顺理成章。
非洲毕竟不发达嘛。
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这边的印刷厂都不是很正规,因为他们是全国最牛的印刷县,全国90%打字复印店全是他们县的人。
全国不说90%,至少80%以上的盗版书,都来自他们县,搞印刷可以说是他们县的支柱产业。
所以别说弄这些。
就算你要一千万本《我的奋斗》卖去德国,他们也能给你加班加点搞出来。
金属加工厂那边也建成了,厂区设在了蓝沙镇与吉祥镇边界的芙蓉村,这里是两山之间的凹地,有一片小规模平原区。
最主要的是交通很方便,前年才修的两车道的油柏路和沥青路,车辆往来也非常少,往北去蓝沙镇要经过尚峰山,往南过吉祥镇就能上s322省道去县里。
技术人员更好找,他们当地也有很多金属加工厂,这几年大环境不太好,厂子效益不好倒闭的很多,娴熟的技术工人非常多,一抓一大把。
四月二十四日,是云峰金属加工厂正式建成的日子,他们三月份就在筹备,租地建厂房,仅仅不到两个月,工厂就顺利建成。
冲压机也方便。
这年头谁还进口什么冲压机车床啊,都是外国人来进口我们的机器。
直接网上精密机械公司,好一点的冲压机20多万,差一点的几万块,再整一台好点的车床,别说银币,大炮都没问题。
原材料则从湖南本地的有色金属上市公司买。
甚至可以直接订做。
比如朱云峰要求一枚重26克的银币,银含量为70%,也就是18克,剩余用铜、锡、锌都可以,要能吹响的那种。
那些有色金属上市公司就能给你发这种熔炼好的银币过来。
送到后就能用冲压机在银币上加工,压出图案和花纹,拿到大明去就可以用了。
只是成本会稍微高一点,一枚大概要100块左右。
但也不错了。
因为原本以为银价是7块钱一克,等真买了才知道7块钱那是市面上的首饰之类的价格。
从有色金属公司买,大量买,批发价5块钱一克。
一吨才500万。
拿到大明去,以目前金银1比4的比例,一吨能换回250公斤黄金,等于1.6亿,32倍的利润。
不过老朱和朱云峰最后谈判,把价格打了下来,谈到了1比80的金银比。
也就是朱云峰拿一吨白银去换,才给12.5公斤黄金。
没办法。
按大明现有比例换肯定是不现实的事情。
因为没有那么多黄金储备。
老朱最近这段时间抄了不少犯官家,也才搜集到8万多两,换算下来差不多就是3000公斤,只能兑换240吨,也就是一年的白银量就没了。
何况大量白银流入,势必会造成民间金银比例要远低于朝廷规定的官方比例。
以后黄金与白银1比8,1比10,乃至1比20都是有可能的事情。
老朱自己也得大量搜集黄金。
因而朱元璋不可能给到朱云峰那么高的比例。
但即便如此,朱云峰也很满意了。
12.5公斤黄金市场价目前等于800万左右,也就是一吨白银能赚300万。
一个月运20吨,月入6000万。
这要还不能满意,那还有什么能满意的呢?
至于为什么生产银币,关于这个问题邹婷很诧异地问过朱云峰。
朱云峰说是接的订单,生产花钱、纪念币、做大明游戏的公司需要游戏纪念礼盒一类。
说这种花钱和纪念币在海外很流行。
他还在某宝、某夕夕等网购平台上搜了一下给邹婷看。
邹婷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像这种定制的银币、花钱、纪念币,只要含银量在
70%以上,价格至少得188一枚,很多都200加一枚。
而且国内平台的购买订单就很高,有些店铺每月销售超过万笔,很多也都在数千笔,还有些国外平台的店铺甚至销售超过三万笔,销量非常惊人。
只能说,对这个圈子不了解的人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市场,光国内各大平台,数百家店铺每个月就能销售超过百万枚这样的银钱花币。
国外平台更多,很多外国人对这样的花钱感兴趣。
因而他们一个月生产二十吨,也就100万多枚,虽然在整个市场上占有率很高,但只要有订单,那就是无所谓的事情。
如此邹婷也就没有再有疑虑。
反正只要正常报税就行,银币最终流向哪,没人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