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蛇怪 作品

第九章 夺门之变


 又往医院塞一个。

 朱云峰不是不知道历史。

 但亲自接触后,才能真正发出感慨。

 老朱家还真是各有各的病法。

 马皇后颅内室管膜瘤。

 徐皇后乳腺癌。

 老朱棣一身老年病。

 朱高炽肥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朱瞻基病重,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尚不知道情况。

 除了老朱身体比较健康,就没一个省油的灯。

 只能说大明皇帝的逆天运气大抵是全被老朱和朱棣给用完了,包括寿命。

 最近这段时间,朱云峰光忙着安排直升机送医。

 之前充的一百万花完了,又给人家私人疗养院充值了三百万,院长和股东们乐开了花。

 妥妥的大客户。

 不过倒也正常,毕竟不是国外。

 在我国,普通家庭的医疗支出其实已经算少的了。

 跟国外比。

 国外稍微叫个救护车,或者医生护士来探视,找你聊几句话就要几千刀乐便宜得太多。

 就这还只是基础费用。

 要是做手术,小手术几万刀,大手术几十万美刀起,医疗保险还不给你报,老外们欲哭无泪。

 所以能在医院花大几百万,哪怕是比三甲医院还要贵两三倍的高档私人医院,那都已经是相当高的医疗支出。

 大概过了差不多两个来月的样子,到了阳历七月份,农历六月份,老朱家几乎相继出院。

 徐皇后术后恢复得不错,在医院住了一个月就走了。

 朱高炽的心肌病变经过药物治疗已经成功控制住病情,大抵是不需要手术介入。

 朱瞻基则是劳累过度,还有一些慢性病,属于自己把自己身体搞垮。

 老朱棣则是最后来的,经过检查,他有神经系统、心脑系统以及呼吸系统一类的老年病。

 本来就是慢性病,正常情况下稍微休养一段时间应该能多活几年。

 但他太爱折腾,晚年一直在北伐,结果出兵塞外,行军途中大抵是感染了风寒之类的疾病,加上老年病而死。

 医院这边该做手术做手术,该吃药就吃药,基本上都能够把他们的小命给救下来。

 等到七月的时候,这帮不省心的总算是全都出院。

 朱元璋也要继续去下一个朝代。

 虽然知道是朱祁镇时期,但不知道具体是哪个时候,因而他们必须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才行。

 毕竟纵观大明历史,明朝前期还是平稳渡过。

 朱元璋打江山。

 朱允炆削藩,出现一次靖难之役。

 而靖难之后,从朱棣开始,到朱瞻基,三十二年的时间,大明进入高速平稳发展时期。

 虽说朱棣时期穷兵黩武了些,导致国库耗费不少。

 但仁宣之治,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迅速强大,以至于清朝修的《明史》都对这段时期十分称赞。

 《明史》说仁宣之治“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盖明兴至是历年六十,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矣”。

 结果到了朱祁镇手里,大明国力急转直下。

 除了精锐之士被瓦剌一网打尽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大明政治动荡便在朱祁镇手中开始。

 朱元璋和朱云峰他们查阅大量资料,研究包括《明史》《明英宗实录》以及其余同时期文人写的杂记。

 如《寓圃杂记》《梦余录》等等,以此真实还原朱祁镇的一生。

 之前他们也不乏有过了解,老朱常看《明史》以及其余各历史学家教授对明朝的研究和点评。

 不过他哪个皇帝都看。

 现在专门研究朱祁镇,倒是有不少心得。

 七月六日,洪武朝乾清宫内。

 老朱看完了东北师范历史学院的罗教授关于朱祁镇的研究书籍,颇为感慨地道:“他倒也不是完全一无是处。”

 罗教授的观点认为,朱祁镇不是昏君,也不是英主,是处于历史转

折关头功罪相抵的守成帝王。

 他前期昏庸,宠信宦官,滥杀无辜,又让卫所糜烂,政治混乱,对外频繁用兵,对内残酷镇压,令原本在仁宣时期强盛的国力消耗巨大。

 到了后期天顺朝的时候,总算是幡然醒悟,安抚流民,休养生息,励精图治,勉强维持着大明王朝,也算是将功补过。

 只是朱云峰却不这么认为。

 虽说朱祁镇也是他的直系先祖,他们开山老祖一代吉王朱见浚就是朱祁镇的第七个儿子。

 但这并不代表朱云峰就得为他说好话。

 朱云峰摇摇头道:“他最多就是亲征前以及复辟后稍微干了点人事,从拟人变成人而已。功是功,过是过,没什么功过相抵。”

 “大明由盛转衰就是从他开始。”

 “本来仁宣之治弄得挺好,朱祁镇一亲政就开始频繁对外用兵,耗费大明国力,让仁宣之治时期还能过得下去的卫所官兵一夜之间回到解放前。”

 “并且在位期间开启特务治国,朝政混乱,好大喜功,土木堡之变让鞑靼看到了大明的衰弱,不能因为他后期稍微变好点就觉得他不错。”

 “而且他后期干得稍微好点也是从人民史观来看,对内休养生息,废除殉葬制度,安抚叛乱和流民,让大明百姓日子稍微好过一点。”

 “可从英雄史观来看,他后期依旧是一坨。”

 “给敌人立庙这种操作都能弄出来,还把抗击蒙古的英雄妻儿送给敌人,杀了保卫大明的英雄,二十年脑血栓都做不出来。”

 后世营销号多有为朱祁镇洗白,说什么土木堡之变就是文官集团的阴谋。

 但事实上土木堡之变死的文官比武将死得只多不少。

 连大明内阁首辅都死在那,还有两个六部尚书。

 其余六部侍郎、督察院御史、翰林院、通政司、五寺、六科等文官近五十人。

 反观武将才死十六个。

 文官集团脑子抽了才搞这种把自己弄死的阴谋。

 相比于是文官集团的阴谋,还不如说是朱祁镇坑死文官集团的阴谋,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脚更令人信服。

 因为朱祁镇在亲政之前,其实并未手握大权。

 大权是在朱高炽的老婆,朱祁镇的奶奶张太后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