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之远 作品
第114章 败露(第2页)
“那我该怎么做?”赵楷看看陶天阙,再看看林赤。
陶天阙也把目光投向林赤,“林先生你的看法呢?”
“你第一批先发展一些精干的人进来,最好是有身手的,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我可以给他们申请一些枪支,尽量做到人手一支……其他的车夫都从社会上招聘,每天的营收统统上交,由你处每月底发放薪水,以此来加强管理!”
“林先生准备如何区分他们?”陶天阙道。
“我想了想,不妨在鞋帮上作上记号,可以……可以将核心人员的鞋帮上缝上一小根红布条,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是自己人,在要紧关头可以派上用场……还有,内部人之间可采用暗语加以识别……”
赵楷一下子来了兴趣,乐呵呵问道:“采用什么暗语?”
林赤思索着,没有立即回答。
“我看咱们就厚着脸用一下岳鹏举和南山诗人的诗词吧。”陶天阙不紧不慢道。
“谁是岳鹏举?”赵楷追问。
林赤替陶天阙解释道:“岳鹏举乃北宋名将岳飞,南山诗人应该是指陆游吧!”
陶天阙点头,“一句用岳飞的,一句用陆游的。”
林赤:“他们的哪首诗词?岳飞的名作应该是满江红?”
陶天阙:“对,上句用岳飞的‘怒发冲冠凭阑处’,下一句用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你们看如何?”
林赤不由得轻声咏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好!恰如其分,就它了!”
赵楷也跟着默念道:“‘怒发冲冠凭阑处、铁马冰河入梦来’好诗!”
“暗语一旦启用,就要严守秘密!”林赤叮嘱赵楷。
“那当然,我一定花足心思,大干一场!”赵楷显得极度亢奋:“你们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来做,我岂能怠慢!”
……
临近傍晚,上海宪兵司令部特高课终于传来了有关镰刀的相关信息。
一接到反馈的电讯,稻田勇第一时间给黑木送了过来。
此时的黑木正在接听电话。
电话是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打来的。
电话中的松井将军正在大发雷霆,把黑木瞳骂得狗血喷头!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香港《大公报》上的一篇新闻报道——史上最无耻的谎言:日军正在南京城进行疯狂的文化掠夺!这篇报道的作者署名“吾思”,报道以详尽的数据和大幅的照片严厉驳斥了日军否定在南京进行文化掠夺的谎言,有理有据,铁证如山。
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份报道,则不足以让松井石根将军生这么大的气,如果问罪的是陆军省,或者是是参谋本部,松井也可一笑置之,大不了落下一个把关不严、督促不力的指责,未能严守秘密,导致盗取中华文化的行径败露,然而,让松井石根内心惶惶然的是问罪的不是别人,竟是天皇本人!
电报由天皇亲拟,言辞犀利,呈五雷压顶之势。
“南京事件,震惊国际,舆论哗然,责难潮涌,声讨甚嚣,昔日盟友,弃之若履,帝国何以立威?”
陶天阙也把目光投向林赤,“林先生你的看法呢?”
“你第一批先发展一些精干的人进来,最好是有身手的,不求数量,但求质量,我可以给他们申请一些枪支,尽量做到人手一支……其他的车夫都从社会上招聘,每天的营收统统上交,由你处每月底发放薪水,以此来加强管理!”
“林先生准备如何区分他们?”陶天阙道。
“我想了想,不妨在鞋帮上作上记号,可以……可以将核心人员的鞋帮上缝上一小根红布条,这样我们就可以一眼看出是自己人,在要紧关头可以派上用场……还有,内部人之间可采用暗语加以识别……”
赵楷一下子来了兴趣,乐呵呵问道:“采用什么暗语?”
林赤思索着,没有立即回答。
“我看咱们就厚着脸用一下岳鹏举和南山诗人的诗词吧。”陶天阙不紧不慢道。
“谁是岳鹏举?”赵楷追问。
林赤替陶天阙解释道:“岳鹏举乃北宋名将岳飞,南山诗人应该是指陆游吧!”
陶天阙点头,“一句用岳飞的,一句用陆游的。”
林赤:“他们的哪首诗词?岳飞的名作应该是满江红?”
陶天阙:“对,上句用岳飞的‘怒发冲冠凭阑处’,下一句用陆游的‘铁马冰河入梦来’,你们看如何?”
林赤不由得轻声咏道:“‘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好!恰如其分,就它了!”
赵楷也跟着默念道:“‘怒发冲冠凭阑处、铁马冰河入梦来’好诗!”
“暗语一旦启用,就要严守秘密!”林赤叮嘱赵楷。
“那当然,我一定花足心思,大干一场!”赵楷显得极度亢奋:“你们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我来做,我岂能怠慢!”
……
临近傍晚,上海宪兵司令部特高课终于传来了有关镰刀的相关信息。
一接到反馈的电讯,稻田勇第一时间给黑木送了过来。
此时的黑木正在接听电话。
电话是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大将打来的。
电话中的松井将军正在大发雷霆,把黑木瞳骂得狗血喷头!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香港《大公报》上的一篇新闻报道——史上最无耻的谎言:日军正在南京城进行疯狂的文化掠夺!这篇报道的作者署名“吾思”,报道以详尽的数据和大幅的照片严厉驳斥了日军否定在南京进行文化掠夺的谎言,有理有据,铁证如山。
如果仅仅是这样一份报道,则不足以让松井石根将军生这么大的气,如果问罪的是陆军省,或者是是参谋本部,松井也可一笑置之,大不了落下一个把关不严、督促不力的指责,未能严守秘密,导致盗取中华文化的行径败露,然而,让松井石根内心惶惶然的是问罪的不是别人,竟是天皇本人!
电报由天皇亲拟,言辞犀利,呈五雷压顶之势。
“南京事件,震惊国际,舆论哗然,责难潮涌,声讨甚嚣,昔日盟友,弃之若履,帝国何以立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