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朝杨 作品

第126章 机会(第2页)

 陆远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原因在于扩大贸易,归根结底还是跟西莽人做生意! 

 西边的莽族是游牧民族,依靠放牧为生,遍地牛羊马,肉食在本地区根本流转不开。 

 但中宋朝所管辖的沧阳地区就不同了。 

 这里世代以耕地为主,出产谷物,肉食是稀罕物。 

 主要的肉食是猪肉,而猪肉需要谷物喂养,所以猪肉的价格居高不下。 

 随着沧阳打开了贸易的大门,从西莽地区大量的优质肉制品涌入沧阳地区。 

 营养价值极高的牛羊肉干,从西莽地区流入沧阳地区,极大地冲击了本地猪肉的价格。 

 肉制品变多,选择变多,因此猪肉的价格开始了下跌。 

 贸易的频繁加剧了两地的沟通,钱挡这位经商天才,甚至亲自到了西莽地区,在西莽地区购买大量肉制品、奶制品带到沧阳地区贩卖,在中间赚取差价。 

 这是一条来自民间的贸易路线,在西南地区的大山之间运转。 

 沧阳地区过去经商的人,到了西莽地区就换了西莽服装变成了西莽人。 

 西莽人过了边境到了中宋朝地区就变成了中宋朝人。 

 沧阳是最大的集散地,大量的商品在这里进行交易。 

 陆远在这里颁布了贸易法,保证了交易的公平,逐步建立契约精神。 

 捕快人数由六十八人扩展到了一百二十人。 

 他们已经不再单纯地维护治安,而是在确保市场秩序,维护贸易法。 

 五天一个大型贸易日,是沧阳县城最热闹的时候,新规划出来的骡马物质交流会更是人满为患。 

 这让县衙不得不规定,在这一天所有的马车都不许进入县城,全部停放在县城外面规划好的停车区域,缴纳停车费用,有专人看管。 

 一种独轮的人力车在沧阳县城出现,那些进不了城的马车上面的货物便需要这些人力车进行运输。 

 所以每到五天一次的交易日,沧阳县城早上五点就有几十辆独轮人力车等在这里拉货。 

 附近的村民们知道了消息,纷纷到县城来购置人力车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