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65章 宣战,纳妾

 小朝会


 李世民就宣战高句丽,薛延陀,倭国让几位大臣讨论,能参与的只有三省宰相六部尚书以及已经在出征名单的各位名将。


 “陛下,同时宣战三国是否过于草率?”


 “倭国暂且不提,高句丽,薛延陀拥兵数十万都非小邦,若是我朝宣战后两方结盟,我朝岂不是陷入双线作战腹背受敌的窘境?”


 房玄龄也知道冬狩之事,但是他不认为现在就是宣战的好时机。


 但是在李世民来看,现在正是有宣战理由的好时机。


 华夏自古就讲究师出有名。


 如今名有了。


 而且自己已经装备上有很大领先了,还有赵峥可以提供的支援。


 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我。


 “陛下,臣也以为不可!”魏征也出列反对。


 魏征看来,现在东突厥的王子阿史那社尔还名义上东突厥残部的控制者,铁勒,薛延陀都不是小部落。


 其次就是河北津京地区,甘肃宁夏一带安置的突厥人。


 这些地方都是羁縻统治,这些突厥人还是保有力量的,如果大唐跟高句丽陷入苦战,内部空虚,这些人万一反叛也不是一件小事。


 “高句丽不可小觑,辽东前朝将士冤魂未散,隋炀帝殷鉴不远矣。”


 总之一句话,我魏征觉得打高句丽可以,但是饭要一口一口吃,这么同时宣战实在太冒险了。


 长孙无忌,温彦博等人加上部分将领也觉得过于冒险。


 灭东突厥才过去三年,现在国力还不强,多线作战就怕会导致财政崩溃。


 其次是现在宣战,如果上半年就要出征势必耽误农耕。


 大唐是府兵制,平时为农战时为兵。


 每年3-5月正是春耕的时候,如果耽误农事,如果斩获不多,府兵很有可能打完仗回来就破产了。


 如果秋收后出征,宣战这么早,不是给高句丽坚壁清野的机会?


 那么大唐入高句丽境后,岂不是没办法就地补给,只能强行一座城一座城的强攻?


 李靖等将领倒是一言不发,反正陛下说干,咱就上去干,只管干赢就行了。


 众人吵来吵去,见李世民一脸自信。


 于是逐渐停下了劝谏,似乎陛下胸有成竹?


 “咳咳,众卿,朕既然敢对三国宣战,自然是深思熟虑过的,也与诸位军中宿将讨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