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84章 什么?这么大的事情朕怎么不知道(第2页)

 只要坚持改善种植管理技术,走精耕细作的路,重视肥料的研发制作,小米完全可以从亩产70唐斤涨到300多斤。


 “贤婿是说,精耕细作与肥料更重要?”


 李世民试探着问道。


 “当然了,这玉米陛下知道正常的均产是多少吗?七八百斤!高产区甚至可以达到一千二三百斤!”


 赵峥一番话把李世民震的七荤八素的。


 “贤婿的意思是,因为管理与肥料的原因到大唐这玉米产量几乎折半?”


 “确实是如此,这次玉米我还不确定能收多少呢。四五百斤也只是估测的。”


 “大唐可以达到你所说的亩产吗?”


 李承乾脸带希冀的问道。


 “基本达不到,肥料,农药,种植,种植管理方式缺一都达不到均亩产。就是我那边也有许多百姓种玉米因为管理不善收成很差的。”


 赵峥对着李承乾摊了摊手,李世民都带着她过来蹲自己了,也没必要刻意瞒着李承乾了。


 “朕明白贤婿的意思了,精耕细作的种植方式才是应该推广出去的。不然就是空有好种子,也种不出好粮食。”


 “就是这个理,想推广一种新的农作物,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首先得让百姓会种植,不然百姓胡乱种植一通,最后没有收成,那就成了害民之举了。”


 “贤婿这确实是老成谋国之言,倒是朕心急了,依你之见,应该如何推行呢。”


 赵峥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道出自己的想法。


 “我不是培养了一批吏员吗。


 不如挑其中做的好的,给他们封个小官,比如劝农大使什么的,


 先从长安周边进行种植指导,同时再带一批新的吏员出来。


 最好从平民子弟选拔。世家门阀看不上这种小官。


 平民平日连上升通道都没有,如今有机会必会效死命。”


 “阿耶,赵郎君说的没错,第一批吏员就是选拔的平民子弟,只需要能读能写就行了。”


 李承乾回顾了一下这段时间那些吏员的工作态度,觉得这个建议还是非常靠谱的。


 “承乾,这事就交给你来办吧,朕准你再设一个新官署,推行新粮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