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162章 第一批移民已到,编练新军。(第3页)

 但是大王又给了他们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这一个月还训练不好,就得滚蛋了。


 20个队的士兵都打起了十二分精神,眼前的问题是,如果因为自己导致全队吃不上肉。


 估计晚上下训回宿舍他们就得吃了自己了。


 一次半个小时的训练,出奇的居然没有哪怕一个士兵做错一个动作。


 赵峥在上方看的很满意。


 不错不错,果然还是要多给给压力。


 一众队正也对那些平时犯错多的士兵进行了表扬。


 身边的同袍也都纷纷出言赞赏。


 这些也是赵峥教给这些队正队副的,不能只给士兵们压力,也得给些积极的情绪价值。


 被肯定被鼓励就是最好的情绪价值。


 一众士兵整齐有序的进入了食堂,并没有因为今天吃肉就抢的乱哄哄的一团。


 赵峥看着颇为欣慰。


 中午赵峥也在食堂跟着一众士兵一起吃。


 味道只能说不算难吃,但是一众士兵却是吃的满嘴流油无比满足。


 冬月能吃到绿菜、白面蒸饼,大米饭,还有下了重油重盐的肉菜。


 这是他们过去都不敢想的。


 尤其是在得知这种伙食以后就是常态了之后。


 这些士兵更加坚定了信念,就冲着这伙食待遇,谁敢跟大王为敌,除非自己死了!


 白天是体能训练,晚上还有文化课。


 赵峥记得唐代也有自己的字典,叫《一切经音译》,是一个叫慧林的和尚遵李世民的要求制定的。(不确定贞观哪一年成书的的,就当贞观八年就有吧)


 用的是反切法,赵峥看起来都觉得有些费劲。


 更别提教别人了。


 所以赵峥教的自然是简体字与拼音。


 一群古人在那里bpmfdtnl的背拼音字母表也挺有意思的。


 赵峥又买了数千本帮助他们识字的字典。


 字典这个工具书,赵峥上学时用到了高中时期。


 还是比较有用的。


 最重要的是进行思想教育。


 唐朝的府兵从军的目的部分是为了免税。


 部分是为了挣个出身。


 更多的是被迫服兵役。


 唐初这么重赏赐的情况下,还是有很多百姓并不愿意从军。


 比如贞观九年时,魏征谏止征中男(未成年)服兵役。


 李世民怒怼,说很多百姓奸滑通过谎报年龄来逃避兵役。


 体格健壮的中男比不比成人差,也应该服兵役。


 可见就算是唐初,依旧很多府兵想逃避兵役。


 他们不知道为谁而战,也不知道为什么而战。


 很多甚至根本不想作战。


 毕竟这掉脑袋的活儿谁愿意干?


 赵峥就是来告诉他们为什么而战,为谁而战的。


 校场的标语是一个长期的信念灌输。


 让他们每天都能看到,时时刻刻都会意识到他们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


 晚上的文化课不仅教认字还教军歌,放电视剧。


 不仅培养他们文化素养,还让他们通过集体学习,增加集体意识,培养信念感。


 这第一批士兵训练完成后,赵峥还有一个大惊喜等着他们。


 不过正当赵峥忙着第一批班底训练的时候,一行不速之客来到了辽东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