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168章 开国

贞观八年冬,十二月辛丑。

 天气清朗,日光和煦。

 仿佛天地也知道今天是大燕国开国大典,特意降下了这个好天气。

 此时的辽东城,是真正意义上的张灯结彩。

 家家户户门口挂起了大红灯笼。

 一条红毯铺至城外。

 红毯两侧奇花绽锦,御道两旁金丝拂地。

 更有36门礼炮分列左右。

 军乐团已经待命。

 城中设有一方旗台,旗台如同雕塑般站着36名仪仗队,一面鲜红的国旗正等待升起。

 5000名身披战甲的精锐士兵正在等待进行检阅。

 礼部侍郎王贞琳为此次典礼的礼官。

 王贞琳,出身太原王氏高平支房,所治本经为《礼》。

 此前高平支房共派遣族中子弟37人入辽东为官,更是迁徙3000户百姓入辽东,算的上对赵峥立国鼎力支持。

 因此最先投奔赵峥的王贞琳得以被重用。

 新朝初立,其实官员还是有很多空缺的,基本都是以侍郎之职领尚书之实。

 这次六部官员,基本算是齐备,大大小小上百位官员算是被马周组建出来了。

 特邀观礼嘉宾:

 大唐世民夫妇,李承乾领监国之职,遗憾未能出席。

 薛延陀使者摩多支、契丹酋长窟哥、室韦首领的使者余莫弗瞒咄、奚人首领李厍莫。

 毕竟这是大唐皇帝女婿立国,奚人与契丹已经打定主意跟大唐混,自然会给面子。

 还有大唐着名画家、刑部侍郎、将作少监阎立本,受邀为此次开国大典作画纪念。

 下午两点,李世民夫妇与一众小国酋长、使者到达城楼观礼。

 汝南身着冕服陪在李世民身边,后面跟着马周、苏定方两位开国元勋。

 城楼下面整洁的广场,高高的旗杆,红黄两色鲜花摆出的开国大典四个大字。

 井然有序的观礼百姓,待受阅的部队,无论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一排排直线。

 无不体现着,这个开国大典的不寻常。

 李世民也是称赞道:“贤婿此番开国典礼倒是别开生面啊,这四周的民居都被清空了?朕记得原来这里并不是这番景象。”

 “为了准备本次典礼,就把下方清理出来了,并重新修葺一番才有今日的面貌。毕竟地方太小,不适合检阅部队。”

 “哦?你这次检阅多少兵?不会是拿朕的士兵充数吧?”

 李世民略带调笑的看着赵峥。

 “阿耶!”汝南晃着李世民的手臂,有些不依。

 长孙皇后则是嗔怪的拉了一下李世民的衣袖,似乎是在责怪他不该这么说,若是让赵峥丢了面子多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