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195章 燕国发展近况(第3页)

 这个陈仲廉,有没有脑子?不行还是重新物色一个教育部部长得了。

 几个内阁学士,捧着赵峥批完的奏章拿到马周那边复审去了。

 是的,赵峥成立了内阁。

 如果说朱棣的内阁是因为事情太多了,又没有宰相帮忙分担。

 赵峥则是纯粹的因为看奏章太费劲,不得不得找人来干这个活儿。

 赵峥实际算起来并不算忙。

 宰相马周可以帮他分摊很多工作。

 如今赵峥亲自在抓的只是大方向,与去现代采购工业需要的必须设备。

 其他的具体落实下去,则是马周去安排。

 内阁一共4个学士,正六品的小官。

 没有任何决策权,相当于赵峥的秘书。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靠近权力中心的人,哪怕他原本没有任何权力,他渐渐的也会拥有权力。

 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就是这个道理。

 赵峥可没打算让内阁的阁臣成为事实的宰相。

 赵峥的想法是后面宫内再培养一些女官和太监。

 内阁本来也不是正式机构,自己也不需要他们做决策,不如就多掺些沙子。

 内阁学士、女官、太监三方互相监督,防止内阁与外臣勾结蒙蔽信息的传递。

 甚至如果后宫的妃子愿意来内阁帮他处理政务,他也是欢迎的。

 赵峥只需要每天的信息是畅通的不被蒙蔽的就行了。

 该怎么决策那是他跟马周以及那些常参官的事情。

 “大王,如果是觉得看奏章不便,为何不开经筵?”马周旧事重提。

 “也可。”赵峥无奈。

 5月份中旬的朝会,赵峥发过一次火,要求用白话写奏章,结果被这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反对。

 反正大王您打我骂我我都受着,就是改不了!

 我这一身才学乃是圣人所遗,怎能用大白话来写?

 那段时间气的赵峥够呛,当时就发誓,等自己的人培养起来了,这些迂腐的官员都得给自己滚蛋。

 后面没办法,只能成立一个内阁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如今马周提出开经筵,赵峥觉得自己也是需要学习了,开就开吧。

 想着今天尚州右林县做的不错,赵峥打算赏赐一下。

 “苏少峰!”

 “臣在!”

 “拟旨,赏赐右林县农业局局长王振邦、右林县小林乡农业技术指导站代站长黑德颂,绢百匹,缝纫机一台,高档自行车一辆。”

 “诺!”

 “赵德~”

 “大王,老奴在~”

 “去找王后支取一批冷饮,今天暑气重,寡人赏赐所有京官员吃冷饮!”

 “诺~”

 事情处理的差不多了,赵峥留马周跟他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