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260章 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第2页)

 机加工制造业,就业人数5万余人,年产值超过三亿贯。

 化肥厂:就业人数1万余

 全国500万人口,约1/10都进入了第二产业。

 如今大燕已经布局大型机械加工厂12座。

 天启五年,第一台大燕自主制造的第一辆自行车问世。

 赵峥亲自题字:“飞燕牌”

 铁路铺设已经实现从矿区直达6个州府城。

 不过赵峥采用的是蒸汽火车。

 大燕最大的风尚,不再是种地,而是进厂打工。

 好的土地,就这么点儿。

 大部分还被汉人占据,扶余人,耕种的多为丘陵梯田,坡地。

 如今铁犁牛耕已经彻底普及,扶余乡村多出很多闲散青年,都被招收去工厂做机加工了。

 教育:

 已建成县学400余所,州学24所。涵盖小初,目前高中知识还无法彻底普及。

 一是以第一批学生就学时间来算,他们的初中教育也才刚刚开始。

 更遑论高中。

 而且赵峥也缺乏相关的人才。

 初中算是大燕目前最高学历,仅每个州府有一所开办,目前招收到第一批学生,约600余人。

 讲师都是赵峥从暗网买过来的,为了方便语言相通大多为华夏人或者精通汉语的老外。

 赵峥觉得自己这也算行善积德了。

 如果是恨国党或者是洗脑的很彻底的润人,赵峥也会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黑暗的封建王朝。

 目前初中在职教师约65人,都很老实。

 不老实的人,他们人头还在校门口挂着呢。

 而且赵峥不打算建设高中,不切实际,他打算建中专,直接培养技术型人才。

 真正很有天分的,再酌情让他深造。

 军队组建:常备军4万两千人

 扶余辅兵12万人。

 正规军以营为单位配发机枪,防止辅兵造反。

 地方农垦团均为扶余人。

 正兵只进行日常军事训练与驻防。

 大燕如今称得上是蒸蒸日上。

 但是赵峥也面临几个重要问题。

 马周到4月份天气暖和了就要回大唐了。

 接任宰相的共计5人,尚书令谢云

 副手配置左右仆射,各一人。

 尚书左仆射 崔安国

 尚书右仆射 刘静

 同时中书省与门下省赵峥也组建出来了。

 中书令由原礼部尚书王贞琳担任。

 门下省侍中由原梧州刺史陈若琳担任

 分权之事从天启二年就已经计划好了,别人,赵峥信不过。

 自古以来集权的本质都是君权与相权之争。

 从秦的三公九卿,到汉朝的中外朝再到隋唐的三省六部,基本都是削弱相权的一种集权行为。

 三省六部分权合理,赵峥自然不会轻易更改。

 六部尚书中,工部尚书提拔了王振邦顶替谢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