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书海的书虫 作品

第262章 大燕不败神话被打破了?(第3页)

 因为粮食的极大丰富,加上人口基数大,扶余人繁殖的比汉人快多了。

 而且根据普查显示,因为基础教育普及的不够,大量的新生代扶余人还是说的他们自己的语言。

 只有生活在州县城区附近的扶余人,因为可以会韩语可以得到一份好工作,才会把孩子送到学校学习汉话。

 更让赵峥无法忍受的是两个族群五年过去了,基本没有怎么融合。

 汉人与扶余人依旧像是泾渭分明的两个种族。

 加上近期国际上那些受过东大恩惠,又反咬一口的嘴里,加上思密达跳的太厉害了。

 赵峥终于是想起了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他打算好好消耗一下扶余青壮。

 为此他做了两手计划:

 第一步招募扶余百姓参加农垦团,开发三江平原、松嫩平原。

 待遇配置给的都很高,但是去了死亡率也很高。

 大概是待遇动人心,加上过了几年安逸的生活,打算去搏个富贵的扶余百姓还是很多的。

 第一批就招募了大约5万户,近25万人,都签订了开发契约。

 这些是为了开发北大荒的,还是自愿去的,赵峥对他们自然不会缺衣少食。

 待遇给的足足的,但是后面要是敢回来,那就不要怪赵峥心狠手辣了。

 第二是征兵18-40都在征兵范围。

 短短半年赵峥就拉出一支15万大军。

 这些人还以为自己是来享受军队的高等待遇的。

 现在在大燕,最受欢迎的结婚对象永远都是军人。

 正兵入军籍就给安家费,入伍满三年,在户籍地的州县分配房子。

 入伍十年退役后,还可以转业成为政府官员。

 这些待遇扶余人羡慕的眼珠子通红。

 辅兵或者说叫仆从军,则是由扶余人担任,他们退伍只能拿钱,也没有免费房子。

 对于立过大功的,才会获得与正兵等同待遇。

 可惜的是,这15万注定是要被赵峥当耗材给消耗掉的。

 不过也正是大燕这几次惨败,一度让友邦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