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考题泄露事件(第2页)
这次选官,赵峥之所以注重治贪腐,选人才,断刑狱这三条,其本质是为了稳固基层治理。
治贪腐,抓一批典型杀了,可以平息民怨。
断刑狱,让百姓有冤可伸。
选人才,将管理的触手由县深入到乡镇,甚至村。
这些虽然简单粗暴,但是短期就可以见效,至于礼法教化,这些也得让基层政府公信力深入人心才好推行下去。
这几年大燕国属于快速膨胀期,贪腐弊政何止是偏远州县,就是大燕朝堂也不少。
赵峥是看这些官员还在做事,懒得下狠手罢了。
这次这群不知死活的东西,连科举都敢插手了!
这无疑是碰了赵峥的逆鳞。
教育、工业科技、军队这三大块是赵峥绝对不允许腐化的地方。
事情已经让席君买先抓人暗查去了,但是考题还是不能就这么算了。
但是让赵峥继续在24道考题中选,赵峥也不敢保证是不是都被出卖了。
怪不得现代会有AB卷,都是怕泄露呗。
第一次开科取士,赵峥其实已经是放海了,既没有禁止世家继续举荐,也没有不让世家子参与科考。
开科取士本意就是选拔人才,真有本事的人,赵峥也不介意你的身份背景。
但是想靠着舞弊把废物塞进来就有些侮辱科举的公平与神圣了。
赵峥决定科举只占一部分,重点还是看殿试。
答题与殿试差距太大的,直接黜落不用,连续三次的,直接永不录用。
这次出题,赵峥打算亲自出,且亲自保存,开考当日再分发,彻底杜绝舞弊的可能。
“自古帝王继体守文,克弘先业,致盛治者多矣。而史臣独以成康、文景并称,何欤?
其致治本末可指言欤?
政令之行,悉遵成宪,期臻至治,比隆前古。
学校兴矣,而风俗成于下者,益至浮靡。
刑法以肃内者严矣,未能使奸顽惩艾而不敢犯。
凡若此者,其弊安在?
如谓政在用人,则方今百司庶府,文武具足,而科目之选拔,又济济其众,何官有余而政不举欤?
兹欲严以督之,则人情有不堪,宽以待,则治理之难成,何处而得其中欤?
夫治必上下给足,风俗淳美、夷服而国安,底于永元之盛,斯寡人志也。何施何为而可以此?”
谁说出题必须得这些士族官员?
赵峥直接拿起一本从现代买的历代科考试题,选了一道策问。
依旧是针对贪腐、、基层治安的,同时增加了懒政、治国思想、教育政策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