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科研与西红柿炒鸡蛋(第2页)

 但面对许秋,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杜崇岚与众不同的态度。 

 这位四十五岁的主治医生,难不成比当年那二十岁出头的天才医生还要重要?! 

 不过他们也没有时间想这么多了。 

 很快,他们就发现预约报名的线上名额、线下名额全部爆满了。 

 此时他们才意识到,想要举办跟杜崇岚有关的学术论坛,能不能特批一路绿灯根本不重要,重点是……有没有组织大型活动的经验! 

 但凡处理不好,这场学术论坛就会弄巧成拙,线下的医生因为组织不到位留下恶劣印象、线上则因为网络卡顿直接退出…… 

 因此,后勤这边的压力是真的大! 

 “不过,他们都是冲着杜教授来的。能不能留住这些目光,就要看我们院的许秋技术力够不够了……”此时,霍院长也感觉肩膀沉沉的,脑袋上那几根头发似乎也更岌岌可危了。 

 …… 

 外界正在风起云涌时,临医却十分安静。 

 大部分人安静,是被这场突如其来的《肺移植学术论坛》整得不明所以,不知道自家医院哪来的底气。 

 而一些知晓部分内情的,则惊叹于杜教授的影响力。 

 极少数了解前因后果的医生,却是完全被许秋给吓住了。 

 当然,此时的许秋,已经被请到了一间安静的会议室里,电脑、咖啡、word都准备好了。 

 此外还有最重要的——“可以访问医学文献库的账号”。 

 毕竟天下文章一个抄,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科研论文。 

 能做出惊世骇俗的成绩、写出划时代论文的终究是极少数。 

 顶尖的大佬,就像是第一个把“西红柿”和“鸡蛋”组合起来,做出一盘西红柿炒鸡蛋的人。 

 而优秀的大佬,则是往里面加入葱花,加点番茄酱或者白糖,也还行,至少是提升了风味。 

 但大多数科研者,他们的研究工作和论文就像是:“用左手打鸡蛋做出的西红柿炒鸡蛋会更好吃吗?” 

 “大马士革钢切西红柿,对西红柿炒鸡蛋的口味影响” 

 “……” 

 能研究吗? 

 好像是能的。 

 但有用吗? 

 没人能说一定无意义,毕竟当年大马士革钢也是乱七八糟创造出来的,万一它真跟西红柿发生了什么奇妙的风味反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