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各部齐动!为临医保驾护航!(第2页)
而这话让邓铁又愣了愣。
能建科已经算是非常不错了,没想到你们临医是奔着培训基地、呼吸中心去的?!
这样的话,以一院之力带动全省肺移植发展都有可能!
“不过姐夫,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赶紧把‘器官转运通道’协调好!”杨新年没忘记这茬。
搞其他花里胡哨的东西都是后话,眼下最关键的是把肺移植各环节给完善。
只有脱离杜崇岚,完成一台由临医全程接管的肺移植,他们才算是真正起步了。
邓铁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
寒暄几句,他就挂断电话,又急急忙忙地召集高层开会了。
“另外,也跟省财政、医保局打个招呼。”邓铁突然叫住了助理。
要钱、要地、要医生,还要各种设备。
方方面面涉及到的部门太多,邓铁一人没法做主,卫健委也不可能大包大揽。
“尽量为临医多争取一点支持吧……”邓铁幽幽地说道。
……
接下来的数天内,卫健委、医保局、财政等各个部门频繁磋商,开了数十次大大小小的会议。
而外界并不知道此时省内医疗的方针正在慢慢发生着偏移。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不过是再寻常不过的工作日。
此刻的临医也并不知道已经被省内诸多高层关注、讨论。
院内在送走宋成堂,兴奋了半天之后就又冷静了下来,所有人都依旧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而许秋也照常做着手术。
不过这时候,他已经不再全程做到尾,而是开始把缝合等简单的步骤交给助手了。
原因也很简单。
医学界向来有老带新的传统,而来跟许秋手术的,都怀揣着学成技术后独立上台的梦想。
许秋不放手,他们连摸针的机会都没有。
而且,系统对手术完成度的评定非常智能。
像是一些高难度的切除操作,哪怕在许秋这里数分钟就搞定了,占比也非常高。
但缝合、切开等基础操作,尽管可能更加费时,但因为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哪怕做下来也不会增加多少完成度。
权衡之下,许秋就选择了适当放手。
有这个做缝合的时间,他完全可以准备下一台手术,把精力放在更困难的环节了。
手术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