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鸦 作品

第 36 章 佳期将至贾琏捐官...


贾璋中了院试案首、头名廪生,贾母自然要摆酒庆祝贾璋进学。

邢夫人兴致勃勃地去筹办宴席去了,王夫人却差点咬碎了一口银牙。

她藏好她新收回来的利息,心想,就先让邢氏得意几天吧。

等到她的宝玉长大了,荣庆堂的老虔婆才会知道谁是珍宝,谁是瓦砾。

贾璋岂能和她的宝玉相比?

史嵩夫人也带着女儿湘霓参加了荣国府的宴席,贾琏趁机和未婚妻子见了一面。

小儿女呶呶倾诉心事,却是不用细表。

只说今年九月末,史湘霓过完生辰后,两家就把贾琏和史湘霓的婚姻提上了日程。

这两年来,贾史两家已经走完了除亲迎外的所有礼节,如今史湘霓到了当嫁之年,自是应当大婚合卺了。

这两年下来,史嵩夫妇对这桩婚事的满意程度上升了些许。

虽然这样说有些无情,但是荣国府二房的贾珠病逝,对贾琏来说确实是一件好事……

清虚观张真人帮贾琏和史湘霓算出来的黄道吉日是十一月初九日。

吉日当天,宁荣二府里到处张灯结彩——两家是宗伯兄弟,东府那边也会帮西府招待客人。

贾珍尤为热心,毕竟大婚的人是和他关系不错的贾琏。

他当然不会拿乔作态。

贾母和贾赦想为贾琏捐个虚衔。

毕竟贾琏成家后就是个大人了,有个头衔挂着,说出去也好听。

最重要的是,史嵩的长子去岁中了武举。

贾琏若还是白身,在岳家面前也气短。

贾璋知道这件事后却劝父亲不如一步到位,直接给贾琏捐个实缺好了。

这些年来,他早就发现勋贵人家的老爷少爷们法律观念淡薄的问题。

为了防止自家老爹和哥哥犯了什么滔天大罪,他一直都在给他们普法。

如今贾琏对那些会被关进大牢半年以上的罪名都了如指掌。

如果要考《大诰》和《刑律》的话,他大抵是能够击败百分之八十的发小的。

所以贾璋也不怕贾琏当官能犯什么事。

毕竟贾琏已经很有法律意识了。

而且他一无特长、二无极硬靠山(荣国府如今只能算是中等人家),就算捐官,品级也不会很高。

权力不大,自然也就犯不了什么大错误。

而且贾琏在世路上颇为机变,慢慢升上去,有个正经事做,总比在家里料理家务来得出息。

就这样一日日混着胡闹,就算是好人也学坏了,更何况贾琏本人也是个喜欢胡闹的。

捐个京中品级低的实缺,和贾母他们计划里给贾琏捐同知虚衔所花费的银子也差不了多少。

至于捐个外地的知县、县丞或是县尉,却是不成的。

贾琏这样年轻,半点事儿都没经过,万一被那些奸猾的吏目给糊弄着犯了大错,又该怎么办?

而且地方条件艰苦,贾琏这样自幼在京中长大的锦衣纨绔,又如何吃得那样的苦头?

贾母和贾赦听了贾璋的建议,也觉得颇有道理。

但他们担心捐官后贾琏坚持不下去,到时候万把银子就打了水漂,贾琏也会被人耻笑。

在家里做少爷和出门做小官的境遇可不一样,贾琏能受得了这种天壤之别吗?

贾母想了想,还是私下里找了贾琏来荣庆堂,询问他的心意。

贾琏听了贾母给他的两个选择后,毫不

犹豫地选择了实缺。

想看惊鸦的《[红楼]贾璋传》吗?请记住[笔趣阁小@说]的域名[(.co)(com)

就算位卑官小,也没有什么难以忍受的。

难道冯紫英不是从小旗做起的吗?

就像璋哥儿说得那样,天天在家里待着,便是有志气也全都磨没了。

出去当差,就算升不了官,也能学些眉眼高低。

总比在家里天天被小厮长随捧着,做那些管家的杂务来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