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5 章 千里扬州鱼传尺素...(第2页)
贾母因贾敏病笃万分悲痛。
敏儿是她唯一的女孩儿,自从跟着姑爷外放后,母女二人已经十余年没见过了。
上半年时,她还收到了敏儿的信。
敏儿说家里一切都好,玉儿已经开始跟着先生读书,那个被抱到敏儿膝下的哥儿也会说长句子了。
那时贾母还在想,敏儿为了子嗣苦了这么多年。如今虽然稍有不足,却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谁能想到不过几个月的时光,那哥儿没了,敏儿也病了呢?
可是除了把自己珍藏的好药材收拾出来给女儿送去,给女儿写信鼓励她振作外,贾母却也做不了别的什么。
贾璋在得知贾敏病笃的消息后,心里也颇为伤怀。
他虽然没见过贾敏这位姑母,但却收过她的礼物。
那些金玉丝茶,笔墨纸砚,暂且不提,只说姑母送的那些文稿,却是极贴心的礼物。
或许祖母在信中和姑母提过他进学的事,所以姑母去年过年时特意送了他一小箱编纂整齐的制艺文稿。
这些文稿都是林如海年轻时的得意之作,每一篇都字字珠玑,灵气盎然,对贾璋来说是很不错的学习资料。
要知道,林如海曾先后在鹤山书院与国子监读过书,因此文稿上还有京城国子监的博士、苏州鹤山书院的大儒留下的批注,这些东西是有很高的参考价值的。
贾敏她又素来是个蕙质兰心的女子,在给贾璋这个既上进又能哄母亲开怀的侄儿准备礼物时也极用心。
林如海的那些文稿全都是她精心挑选出来的佳作。
挑选好文稿后,她又亲手把这些文稿装订成册,细细写了目录后才把东西封好,送到侄儿手中。
如此用心,收到礼物的人是不可能感受不到的。
贾璋与贾敏未曾谋面,就得到了这样的善意对待。
如今贾敏病笃在床,他又如何不伤怀呢?
却说扬州城里,贾敏在收到母亲的信件后精神了许多,林如海和黛玉皆为此欢欣。
可惜好景不长,一入冬,贾敏就又倒下去了。
这日林如海下衙,见女儿黛玉眉心紧锁,面露戚容,更是万分悲恸。
但他还是强颜欢笑道:“玉姐儿,你母亲今天怎么样?(笔趣阁+小说)[(.co)(com)”
黛玉道:“母亲今天多喝了两口粥,只不爱吃药。父亲,有没有更高明的大夫了?我见母亲这些日子总不见好……”
林如海只能安慰女儿道:“父亲会请到更好的大夫的,你母亲也会好起来的。”
黛玉因林如海的话燃起了微末的希望,林如
海却心知,
这半年来他什么好大夫都请过了,可是妻子的病却丝毫不见起色。
眼下敏儿她不过是靠着药汤吊命罢了。
林如海难过极了。
这些年他也劝过妻子,孩子的事情急不得,不要吃偏方了。
但是敏儿为了孩子依旧故我……
林如海何尝不知妻子也担心林家断了香火,黛玉没了依靠呢?
这该死的世道啊!
可是他只能告诉自己不能倒下。
女儿还小,敏儿又病了。他要是倒下了,这个家就塌了。
朝廷上的事情也让林如海不堪其扰。
太子被废后,岳父受到了牵连,他也不像当初那般备受皇帝信任了。
偏生夺嫡需要金钱支撑,盐道又是最容易来钱的地方之一。
他这个不站队的巡盐御史,又怎能不如履薄冰?
可是他除了这样又能如何?
他是皇上楔进江南的钉子,前脚站了队,后脚就是满门覆灭。
皇上容不下有二心的人。
而且林如海心里也清楚,甄家看他是很不顺眼的。
岳父在世的时候,甄家不敢动他。可随着岳父去世与瑞王成年,甄家愈发权隆位尊。江南的局势也成了一团乱麻,让人找不到任何头绪……
敏儿又病重了。
这可真是麻绳专挑细处断,厄难专寻苦命人啊!
贾母因为女儿病笃,连着哭了好几场,又念起了《妙法莲华经》为女儿祈福。
王夫人私下里却跟周瑞家的说贾敏没福气,自己生不出儿子,小妾帮她生了,她也养不住。
现在又这般福薄,年纪轻轻地就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