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西风飒飒纸鸢除晦...
第70章西风飒飒纸鸢除晦
在拜见过杨宗祯后,叶士高与贾璋的师徒名分就彻底定下来了。
到了下一次朝廷旬休的时候,贾赦带着他精挑细选的礼物与贾璋一同去了一趟叶家。
父子二人向叶士高奉上了米芾临的字帖,崔宁雕的观音,东莱产的雪梨,丹阳产的蜜枣,以及色色齐全的六礼束脩——在人情往来、礼物打点上,荣国府很少掉链子。
贾家这般郑重其事,叶士高也觉得欣慰。
虽然他不注重俗礼,但是礼节到位代表了弟子对自家的敬重,心里未尝不欢喜。
师徒父子三人叙了一会儿话,贾璋就被叶士高打发去给师母申氏请安去了。
贾赦则与叶士高继续商议起拜师礼的事,大体定下了举办拜师宴的时间与地点。
回家的路上,贾赦笑道:“我看你你师父那样和气,真是想不到他竟有弹劾四位阁老的胆量。”
贾璋道:“师父说了,他当初那么做也是为了给阁老破局,没想那么多。况且皮相也说明不了什么,前些日子我在鹿鸣宴见到邱大人,瞧他还像邻家老翁呢?谁能想到他是那样一个眼睛里揉不得沙子的人?”
贾赦听了,也觉贾璋说得有理,连着点了好几次头。
回府后,贾璋只说了贾璋拜叶士高为师的事,并没有提及去杨府拜见阁老的事情。
在儿子的叮嘱下,贾赦也没提及此事。
师父与杨阁老之间的关系亲如父子,尚且不曾张扬,贾璋觉得自己最好还是少在家里提及与杨阁老有关的事情为妙。
荣国府下人口风不紧,嘴巴跟漏勺似的,能藏得住什么话?
或者也可以说不只荣国府这样,京城里走下坡路的勋贵人家大抵都这样,荣国府说不定还要比别人家强一些呢。
毕竟,随着功名的提升他的话语权也越来越重,祖母也越来越信重他,所以荣国府的情况在他跟祖母提过这个问题后已经变好一些了。
但是在贾璋心里,荣国府的规矩有很多不足之处。与前世他宅邸里的规矩比起来,更是有着云泥霄壤之别。
只这些纵得下人骄狂的规矩全都是祖宗定下来的,他也不好无缘无故地全都直接驳了,这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来日他掌家,必会把那些不合理的规矩全都取缔,再把那些不老实的下人全都撵出去,到时候才是清清静静的好日子呢。
虽然贾璋没有提及他拜见阁老的事,但是他能够拜叶士高为师也很让人羡慕。
要知道,李纨的父亲李守中做国子祭酒时已经五十多岁了。
叶士高他同样是国子祭酒,但是年纪才三十多岁,背后还有杨阁老做靠山,不出意外的话,他日后必会有好前程的。
贾璋如今拜了叶士高为师,成了他的首徒,更是唯一的弟子。
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叶士高有多看重贾璋。
不过这也正常,贾璋他今年不过十四岁就考中了解元高中榜首,这样的年轻人当然会被人看重。
毕竟,不管是在科场上还是在官场上,年轻都代表着无限的可能。
在贾璋拜叶士高之前,就有不少人给贾璋递过橄榄枝了,只不过是贾璋他自己婉拒了这些邀请而已。
因此如今听闻贾璋拜师的消息后,倒也没有多少人对此感到惊讶。
唯有那些嫉恨贾璋的人在暗中咬牙切齿,生了一肚子闷气,
但也没有任何用处。
想看惊鸦写的《[红楼]贾璋传》第 70 章 西风飒飒纸鸢除晦...吗?请记住<a href=".co.co)(com)</p>
哪怕是他们夜间恨得睡不着觉呢,贾璋他也对此毫不知情呀!
所以打油诗《莫生气》的存在还是很有必要的。
只可惜世间愚人大多不懂其中的道理,只会呜呼哀哉、徒呼奈何,倒也让人觉得可怜可叹。
又过了两天,贾母接了史湘云来荣国府玩,安排她与黛玉一起在套间暖阁同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