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鸦 作品

第 78 章 学习义理实学流派...


第78章学习义理实学流派

晚上睡觉之前,贾芝吃到了父亲和叔叔给他带回来的酥油鲍螺。

他开心极了,吃完点心后拉着他们甜甜蜜蜜地撒娇。

贾璋爱怜地亲了亲小侄子后,才离开他们这儿。

临走前,史湘霓又让小桃带着她精心准备坚果攒盒和果脯攒盒,和贾璋一起回鹤鸣苑。

“让小桃帮你送回去,你若不爱吃,就拿去给几个妹妹吃,也是你的心意。”

贾璋向她道谢,带着拎着攒盒的小桃,笑吟吟地回到了鹤鸣苑。

史湘霓这个长嫂做得非常称职,就连邢夫人都挑不出她的毛病,说她这个长嫂不好。

虽说有不少同辈分的小媳妇们对史湘霓嘀嘀咕咕过,但是史湘霓压根儿就没把那些话放在心里。

若贾琏有本事,史湘霓或许还会嫉妒小叔得宠。

可问题是,贾琏就没给她留下嫉妒的空间啊!

姑祖母能不一味偏心二房,把家里的一碗水端平,还不是因为小叔能干?

她夫君贾琏是个文不成武不就的纨绔公子,还好小叔压着夫君读完了《大诰》和《刑律》,她才不用担心夫君惹事牵连到他们这个小家。

后来太婆婆和公爹又给夫君捐了个小官,靠着夫君的努力与小叔的叮咛,贾琏如今也升任推官了。

夫妻一体,史湘霓又怎会不感谢贾璋的帮助呢?

她当然不会把旁人的挑唆听到心里呢?

那些说酸话的小媳妇,史湘霓全都认识。

对方不是家里有刻薄婆婆,就是有轻狂小妾,日子过得哪里有她如意?

想来她们也没什么好心肠,无非是看不得别人过得好,自己过得不如意,就想要把别人也拉下水罢了。

所以才出来挑拨离间的。

史湘霓又怎会把那些话放在心上?

她刚嫁进来时就不曾理会过二婶王夫人的挑拨离间一样,现在她更加不会理会外头的这些风言风语。

贾璋销假回到国子监后,细细读了黛玉写的联句,只觉口齿噙香。

他小心翼翼地把这只匣子锁到了箱子里,读书之余会去赏玩一二,绝不会浪费黛玉的心血。

叶士高对贾璋的学业抓得倒是很紧,除了会试的内容外,他还会专门给贾璋讲述儒家义理。

当今天下,理学为国朝首推。而在理学之下,又分出了新学、程学、实学、张学等流派。

杨宗祯就是实学大家,叶士高当然要给贾璋恶补实学课程。

课程的教材就是本朝太/祖高皇帝时御史中丞荀鹤年所著的《四书衍义》,乃是实学流派内第一经典。

至于本朝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理学分支,自然是帝王心术推动的结果。

没有皇帝会允许儒家经义的释经权被同一个学派的人握在手里,若皇帝真不在乎释经权的话,衍圣公也不会被荣养,孔家子孙也不会不能出仕为官了。

叶士高很看重义理之学。

儒家经典里,一句话有百种说法。

茂行他学不好这东西,日后可是要吃亏的。

贾璋学得也用心,说句心里话,在盛朝理学下的几个分支里,贾璋最喜欢的就是实学。

他对“闲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的做法并不认同,比起嘴上功夫,他还是更喜欢实心用事的态度。

不过到底怎样做,才上对得起苍天,

下对得起黎民,也只有浩渺青天与煌煌史册才能说得清楚了。

处于历史迷雾中的人,又怎能提前知晓自己的做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

杨宗祯对贾璋的学习进度很满意,也很欣喜。

学习四书五经实学义理的进度快也就罢了,关键在贾璋在时事上的见解鞭辟入里,很有深度。

这样的天赋却是极难得的。

杨宗祯心想,这孩子表面上光风霁月,心里却有极有成算,还长了一张极具欺骗性的脸,天生就适合当官。

他们师门自然要好好培养这孩子,省得浪费了他这难得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