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第2页)

 “草民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这女帝有些意思,不考四书五经,诗词经义,反而是这些奇奇怪怪的问题。


 他还真有些好奇武曌的下一题会是什么。


 武曌凤眸扫向百官,“此题,不光是考高侍郎之子,众位爱卿也可畅所欲言,令朕满意者,朕必当重用!”


 此言一出,一些身份低微的官员眼前一亮,跃跃欲试。


 若能得武曌重用,必能平步青云!


 武曌淡淡出声,“你是一个外地茶商,在江南穷山僻壤承包了一座荒山,但想种茶,就得先开荒,可当地百姓却无比懒惰,不但不愿开荒,纵然招到几个百姓,干活也无比懒散,眼看种茶的日子越来越近,这该当如何?”


 随着武曌淡淡的开口,一时间,文武百官全都皱起了眉头。


 此题,乃她的压轴之一,能完美交出答卷者,必定有惊世之才!


 她凤眸扫过朝堂,百官齐齐低头。


 纵然是崔星河也眉头紧锁。


 此题,倒是有些难解。


 外地茶商前往江南穷山僻壤,承包荒山。


 这其中难点有三。


 第一,外地茶商人生地不熟,除钱财外,并无太大支持。


 第二,当地百姓生性懒惰,开荒又苦又累,除非以大工钱招工,否则很难招人!


 第三,纵然用大价钱招工,百姓也会消极怠工。


 武曌要的不仅是解决这件事,更是要一个最优的答案,彰显能力。


 此题,十分挑战。


 王忠倒是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绕,他径直开口道,“陛下,这有何难?一倍工钱没人,那就两倍,三倍工钱!”


 “重金之下,还怕没有百姓响应开荒?”


 武曌摇摇头,“王老将军此言差矣,既是商贾,自当重利,三倍工钱,固然有百姓响应,但成本岂不是大幅提高?”


 “再者,如朕所说,百姓纵然上工,也大多懒惰,茶商在江南毫无根基,难以约束,这何解?”


 王忠一听,脸色一变。


 他想的还是太浅薄了些。


 “是末将考虑不周,但陛下此题,未免太难。”


 “当地穷山僻壤,百姓生性懒惰,若不提高工钱,哪有百姓响应?”


 “而懒惰,更是人的本性,当地穷山僻壤,百姓必定更加懒惰,这消极怠工根本难以遏制!”


 “此题,无解啊。”


 王忠此言一出,百官纷纷点头。


 这也正是他们心中所想。


 武曌面色冷冽,周身弥漫着浓浓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