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拿捏未来影视圈大佬(大章求订阅)(第2页)
双方坐下之后,张敬东直接道:“宁导,我听陈总说你之前拍了部片子,而且还获奖了?”
“对,不过其实也不是什么大奖……我把片子带过来了,您要有兴趣可以看一下。”
“是嘛,行,那就现在看吧。”
宁皓听了这话,瞬间心头一动。
主要他之前去见别的老板的时候,对方通常会说下来再看,然后就开始聊一些有的没的,事后也就杳无音信了。
而张敬东是第一个当场答应看电影的,不说别的,这起码表明他是真的想看看自己拍电影的水平。
陈辉这时对宁皓说道:“把带子给我吧。”
宁皓随即利落从包里拿出带子递给他。
陈辉接过带子,然后起身去不远处的电视机前操作一番,不久电视里出现了两个红色大字——香火。
宁皓这部真正意义上的处女作其实讲的故事很简单,就是晋省一个农村里有座庙,庙里有个年轻的和尚,和尚靠着庙里的供奉生存,但是年关将近,庙里的佛像忽然塌了。
没了佛像,就没了供奉,而没了供奉,和尚就无法生存,于是为了生存,和尚开始四处筹钱想修葺佛相。
而在筹钱的过程中,和尚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遭遇了各种离奇古怪的事情。
这部电影因为投资非常少,一共也就不到10万块钱,其中4万还是宁皓自己出的,而且当时的宁皓还非常幼稚,哦不,理想主义,所以远没有他后来拍的《疯狂》系列电影好看。
但有句话叫天才通常不是慢慢养成的,而是他在刚出现的时候就已经展现了他独一无二的优势。
同样的,宁皓的这部《香火》也彰显了他后来能成为顶级导演的一个特质,那就是会讲故事。
张敬东上辈子只在短视频里看过一些这部电影的片段,这是他第一次完完整整地看这部电影。
说实话,虽然整部电影的画面很糙,但是你却可以不用丝毫忍受地看到最后,因为整个故事讲得很流畅,也很有意思。
宁皓把自己这部片子已经看了很多遍了,所以整个电影播放的过程中,他其实一直都在暗暗观察张敬东的反应。
尤其是前二十分钟,他的心一直悬在嗓子眼,他生怕张敬东会忽然说一句:“不看了,这拍的什么玩意儿啊……”
直到一个小时后,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因为他从张敬东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由衷的欣赏。
不过他依然不敢掉以轻心,因为欣赏归欣赏,能不能从这位大老板手里拿到投资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主要最近一年他碰的壁
实在是太多了,什么狗屁倒灶的事儿也都见过了,所以现在在事情没有达成之前他都不敢抱太大的期望。
又过了二十多分钟,电影结束了。
宁皓这时先看了陈辉一眼,然后有些紧张有些期待地转头看向了张敬东。
这时就只见张敬东笑着拍了拍手:“嗯,这个故事讲得不错!”
宁皓原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些。
“宁导,我之前也算看过不少电影,在我看来有些电影导演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有些导演一看就是只能靠电影混口饭吃,而你明显属于前者。”
宁皓赶忙摆了摆手:“张总,您这评价实在太高了,我可不敢当……”
“接下来你有什么拍摄计划啊,或者说,你是继续想拍这种能获奖的电影啊,还是想拍真正好看的电影啊?”
宁皓瞬间有点懵:“张总,您这话……我好像有点没听懂?”
张敬东撇了撇嘴:“你是没听懂啊,还是故意假装不懂啊?算了,不管你是那种,我就随便说一说吧。”
“据我所知,目前咱们国内最顶级的导演基本上走的都是一条路,那就是努力拍片,然后去国外参加影展,等拿了奖之后,靠着为国争光的名头,回国继续寻求拍片的机会,然后再继续去国外参加影展……如此循环往复。”
“而因为只有在国外拿了奖,出了名,回到国内才有机会拍片,所以目前绝大多数导演都在一门心思地想着如何让自己拍的电影在外国的电影节上得奖。”
“而因为这些奖项是外国的,评委也大多都是外国的,所以国内这些导演们就得摸索那些国外评委们的喜好。”
“而电影目前作为全世界几乎最厉害的文化输出和展示本国文化的媒介,自然而然就会成为一些国家欺压别国文化的重要手段。”
“简而言之,那些国外的评奖机构基本上都是欧美--国家控制的,而那些欧美国家希望世界人们看到怎样的华夏电影呢?”
“这一点通过这些年咱们国家的电影在欧洲三大奖上的获奖情况就可以看出一二,《红高粱》,《霸王别姬》,《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些电影基本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都从各个方面表现了咱们国家的贫穷,落后,封建,愚昧……”
宁皓听到这里,不由得心头一震。
他之前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但是他却没有想得这么深。
一来他毕竟身处其中,有时候很多事情就是在跟随前人的脚步,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事儿本身到底对不对。
比如拍片去国外拿奖这事儿,他几乎就是在沿袭张艺謀和陈凯哥这两位大导的成功之路,所以连电影风格也是在模仿他们早期的作品。
二来他知道这事儿即便自己完全想通了,凭自己目前的实力,也根本没办法改变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