禄青霜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明开年第一杀!朱橘斩杀东瀛使者,团灭东瀛使团!

 第262章

 “……臣闻陛下有兴战之策,小邦有御敌之图,论文有孔孟道德之文章,论武有孙吴韬略之兵法。又闻陛下选股肱之将,起竭力之兵,来侵臣境。水泽之地,山海之州,是以水来土掩,将至兵迎,岂肯跪途而奉之乎!”(注1:白话翻译在本章说)

 “顺之未必其生,逆之未必其死。相逢贺兰山前,聊以博戏,有何惧哉!”(注2)

 “若君胜臣负,君亦不武;若臣胜君负,反贻小邦之羞!”(注3)

 “自古讲和为上,罢战为强;免生灵之涂炭,救黎庶之艰辛!”(注4)

 哗啦!

 朱标将国书扔在了桌上,双手抱胸,眉头已然是竖了起来,一副怒相。

 “爹,这倭贼怎敢如此猖狂?”

 他指着国书呵斥道,

 “小小一个岛国之主,竟敢在您的面前大放厥词,毫无尊卑之礼!”

 “难道,他真的不怕我大明出强兵,灭其国么!”

 朱元璋闻言,亦是神色阴沉。

 “对于东瀛人,咱是一忍再忍。”

 他冷声道,

 “洪武二年的时候,咱就派使者前往东瀛,结果竟然被那东瀛国王给杀了!”

 “咱那时候就怒了!结果他送来国书,解释说误以为是元朝探子,故而将其误杀,又说了一大堆恳切道歉之语,咱才勉为其难的忍下了这口恶气,毕竟,那个时候咱才刚刚开国。”

 “而这些年,海上倭寇猖獗,屡次劫掠沿海,在海洋上更是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咱多次派遣使者,令其约束倭寇,他皆敷衍,将咱的话当做耳旁风!咱一气之下,措辞严厉了一些,警告他如若再不约束海上倭寇,便要出兵征讨,结果,呵呵!他大年初一就给老子送上来这样一封国书!”

 “真是好胆!”

 听完朱元璋这番话语,朱橘目中泛起一丝冷意。

 不过,他依旧还是默然不语,并未发表意见。

 “夷狄人面兽心,畏威而不怀德!”

 朱标正色道,

 “爹,我看,是要让妄自尊大的东瀛人见识一下大明的天威了!”

 “否则,他们永远都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

 马秀英闻言,目中不禁露出惊异之色。

 自家标儿一向来最是温和仁厚,可这会儿……他竟也成了激进的主战派!

 这东瀛人,气人还真有一手啊!

 她随手抄起国书,阅读了起来。

 然而,朱元璋听到朱标激进的话语,目光却是闪烁了起来。

 “咱何尝没有灭亡其国之心?”

 他沉声道,

 “然则,东瀛看似只是一个岛国,却并不是那么好灭的。”

 “元世祖忽必烈,曾两次东征,皆是惨败!虽说是被海上的狂风巨浪所伤,但这也证明了,咱们中原王朝想要东征,光是地势上,就有极大的劣势!”

 “忽必烈的强大,你应当知道,连他最后都放弃了东征,转头与东瀛修好,可见那东瀛岛国占据了多好的地利,咱想,这也正是他发这封国书的底气所在!”

 “你看,他上面说的‘若君胜臣负,君亦不武;若臣胜君负,反贻小邦之羞!’就是在提醒咱忽必烈东征的事儿!呵呵!看来,百年前的那两次东征,给了他极大的底气啊!”

 朱标听到这番话语,眉头也是绞了起来。

 “难不成……就眼睁睁的看着东瀛人如此猖狂,咱们却毫无办法?”

 他一脸不悦的道,

 “真叫人窝火!”

 “难怪小橘子一向都讨厌东瀛人!以前我还不明所以,现在我也懂了,这个种族它就是令人厌恶,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说着,朱标转头看向了朱橘,神色略有几分疑惑。

 “诶,小橘子,你怎么不吱声啊?”

 “这东瀛都蹬鼻子上脸了,你就不想狠狠的揍它一顿,出一口恶气?我记得你最讨厌他们了啊!”

 朱元璋亦是看向朱橘。

 这小子,今天的确是有些奇怪。

 按照往常,他早就高谈阔论,发表自己的观点了,可今天……却是一言不发。

 被大哥和老爹一盯,朱橘只是呵呵一笑。

 “我是保守派。”

 朱元璋:“……”

 朱标:“……”

 你是保守派?好好好,大明最激进的鹰,突然成乳鸽了是吧?

 这几个字从你嘴巴里讲出来,咱咋就这么不信呢!

 “……这封挑衅一般的国书既然发到了咱的手里,而且还是在大年初一发到了咱的手里,那咱就不能当无事发生!”

 朱元璋这会儿也懒得研究朱橘说的到底是真话还是假话,沉声道,

 “标儿,你吩咐下去!”

 “把内阁、三省、大都督府,还有三省、兵部的堂官全都喊来!”

 “咱要开会!现在就去!”

 朱标神色一凛。

 “是,爹!”

 他略一拱手,应声而去。

 朱橘见状,也是抬脚起身。

 “诶,你干什么去?”

 朱元璋有些狐疑的道,

 “刚才看你就不对劲,你对东瀛人辱我大明,就没什么看法?”

 “你小子,平日里的暴脾气呢?”

 朱橘站起身来,咧嘴一笑,露出一口森白的牙齿。

 “没有啊。”

 他道,

 “我什么时候暴脾气了,我一向都是温润君子来的,你不要瞎说啊。”

 朱元璋:“???”

 “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功课没有做,今天是大年初一,很重要的,我先回去做功课了。”

 “爹,娘,儿子告退。”

 朱橘朝着帝后二人一行礼,不由分说,便转身而去。

 “诶!那你等下也得进宫来参会!你小子可是监国!”

 “知道了!”

 朱橘头也不转,只是朝着朱元璋招了招手。

 朱元璋见他远去,转而看向了马秀英。

 “你有没有感觉到……这小子今天有点怪怪的?”

 马秀英点了点头。

 知子莫若母,她家小橘子是个什么德性,她还不知道?

 今天这姿态,绝对是反常的!

 “可能是因为送走了三个哥哥,心情不大好吧。”

 马秀英略有几分犹豫的猜测道,

 “虽说打打闹闹,但好歹是亲兄弟,感情还是很深的。”

 “要不然,小橘子昨天也不会站出来帮老四说话,如今这仨走了,皇宫里又冷清了几分,以后再想要见面,怕是难了。”

 “换做我,或许也会有些伤怀吧……”

 朱元璋颔首,转而拍了拍马秀英的肩膀,轻叹道,

 ‘儿子大了,就得分家,要不然全都留在皇宫里,咱的紫禁城就是再大也挤不下那么多人。’

 “说实在的,老四他们走了,咱心里头也不是滋味儿,但没办法,这都是必须要经历的事儿。”

 马秀英点了点头。

 “行了,你继续听戏吧,咱回去了。”

 “好,大年初一的,别发那么多火,吐脏字儿,不吉利的。”

 ……

 应天府,一处馆驿之内。

 服装各异的各国使者往宫中送完国书之后,皆是返回馆驿歇息,由鸿胪寺的官吏们负责接待。

 作为天朝上国,自然有一派气度,对于‘友邦’以及藩属国们,在礼数上尤为到位。

 哪怕对方只是一个芝麻大小的国家,在大明也能获得超然的待遇。

 对此,一些小国使者感恩戴德,可也有一些,眉宇间的傲气已然是藏不住的扬了起来。

 “春田君,我们这次送上那样一封国书,不会有事吧?”

 东瀛使团之内,一个瘦削男人露出几分忧虑之色,忍不住开口问道。

 在他面前的,是东瀛使团的正使,春田正男。

 “呵呵,小野君,你似乎明朝很是畏惧?”

 春田正男放下了酒杯,笑道,

 “你是觉得,怀良亲王送上了这样一封国书,会惹得明朝皇帝震怒,由此对我东瀛发动战争?”

 名叫小野的副使神色略有几分尴尬,但还是点了点头。

 “哈哈哈……你,多虑了!”

 春田正男摇晃着酒杯,大笑道,

 “不要觉得这明朝有多么的强大!更不要小看了我们东瀛!”

 “百年之前,所谓的大元帝国对我们两次发动战争,想要灭了我们东瀛!可结果怎么样?两次都是全军覆没,连咱们东瀛的土地都没登上!”

 “我们是天照大神的子民!有天照大神的护佑,明朝若是胆敢对东瀛用兵,那必然会触怒天照大神,最终落得和元朝一样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