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三章 老朱抓狂且无奈!朱雄英和朱长生没法比啊!(第2页)
“怎么,他国书上写什么了?”
李与正:“……”
这一番话语,听起来像是安慰,但在他的心里,这完全是十足的恐吓!
连皇帝陛下都制不住这吴王,那他要是真恼怒起来,岂不是真就领兵十万,踏破朝鲜了?!
“殿下……”
李与正深吸一口气,勉强挤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道,
“其实,臣昨天刚刚收到国主的来信,来信上说,他已经是做出了决定,愿意配合大明,共同抗击东瀛,事实上,朝鲜也一直饱受东瀛骚扰之苦。”
“眼下有机会能参与反击,国主自然是乐意之至,先前之所以一直说辞含糊,主要是国主他还没有想好,该如何配合大明。”
“如今,他已经想好了……”
朱标眉头一挑,脸上露出一丝意外之色。
“哦?”
“真的吗?那真是太好了,他想怎么配合?”
没想到,竟然这么巧!
不对,哪有那么巧的事!这朝鲜使者肯定是早就攥着这张底牌了,只是大明不施压,他就一直装糊涂打太极而已!
娘的,贱骨头!就是要恐吓一番才肯行动!
朱标一瞬间就明白过来了是怎么一回事,心里暗骂了一句,再看李与正,已然是露出了几分嫌弃之色。
到底是小国之人,无论是气量还是性子,无不显露出一股子小家子气!
而且还皮痒!非得抽两下才舒服!
这样的人,还真得小橘子这样的强势之人来治理!要是搞怀柔那一套,搞不好这帮人还蹬鼻子上脸了!
“国主说,他不但愿意让大明军队借道,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军队提供部分粮草、木材、铁具。”
李与正忙不迭地的道,
“凡是大明需要的,只要朝鲜有,朝鲜一定给予最大程度的支持和配合!”
朱标笑了。
“好,好啊……”
他拍了拍李与正的肩膀,笑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孤看,你们国主就是一个俊杰。”
“不过,提供那么多东西,不会让你们太为难吧?”
李与正连连摇头。
“不为难,不为难!”
他忙道,
“这些都是朝鲜作为一个藩属国应该做的!”
“朝鲜,就是大明最忠诚的忠犬!大明剑锋所指,朝鲜定然誓死追随!”
朱标闻言,不禁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好好好,这话,孤爱听!”
“朝鲜既有做忠犬的心,大明自然也不会亏待你们!只要日月山河还在,朝鲜便绝不会覆灭!这是父皇的承诺,也是孤的承诺!”
李与正闻言,顿时露出喜色。
与此同时,他又看向朱标,小心翼翼的道:
“太子殿下,臣斗胆问一句,这……是否也是吴王殿下的承诺?”
朱标一愣。
听这老小子的意思,最看重的还是小橘子的意见?
看来,小橘子这一尊杀神,的确给他吓得不轻啊!
“呵呵,自然也是。”
朱标抚了抚短须,淡笑道,
“你放心,吴王殿下若是知道你们如此识时务,定然大为欣喜,而后夸赞你们的。”
听到这话,李与正方才松了一口气。
“那就好,那就好……”
“呼——”
悬着的那一颗心,此刻总算是落了下来。
“好了!”
朱标摆手笑言道,
“贵使受惊了!还没用午膳吧?来来,和孤一起,共进午膳可好?顺带,聊聊你们朝鲜的风土人情,孤对这个颇感兴趣。”
李与正闻言,亦是露出了笑容。
“好,好,荣幸之至。”
“要说我们朝鲜,虽然比不上大明,但也的确颇有一番景致……”
“……”
紫禁城。
华盖殿内。
朱元璋看着面前默然不语的朱雄英,眼角微微抽搐。
“这还听不懂?”
“好,好……那咱就再说的简单一点,你……你好好听着啊!怎么会听不懂的呢?”
老朱深吸一口气,勉强将自己急躁的心情给平复了下来,而后斟酌再三,换了一种更加简单浅显的方式,对朱雄英进行了一番说教。
他此刻,已然不求朱雄英可以像朱长生那样主动抢答和举一反三了,他只求这小子能听懂他的话语……就足够了。
半晌过后。
“听懂了没有?”
朱元璋望着朱雄英,低声道。
他的眼睛,盯着自家孙子,盯的朱雄英有点害怕。
“我,我……我听懂了。”
朱雄英怯生生的道。
朱元璋缓缓闭上了眼睛。
终!
于!
听!
懂!
了!!!
此时此刻,他的内心不知道是该感到欣慰,还是该沮丧。
或许,最能表达他情绪的,是‘哭笑不得’四个字。
这比朱长生,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呼……”
朱元璋吐出一口浊气,缓缓睁开了眼睛,道,
“听懂了?”
“真的听懂了?那好,那你复述一遍,尽量用你自己的理解,自己的话来说。”
“来——”
朱雄英抿了抿唇。
他陷入了短暂的宕机状态。
其实,这在一个五岁不到的小孩子身上,是再正常不过的表现了。
他的确是有一定的思考能力,但才思并不敏捷,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来精准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所以,必然是要多思考一阵子。
但朱元璋见他不说话,顿时有些急了!
“到底有没有听懂?听懂了就说听懂了,没听懂就说没听懂!你千万不要给咱撒谎啊!”
他语气有些严厉,道,
“咱不喜欢打肿脸充胖子,更不喜欢爱撒谎的小孩!”
朱雄英被这一顿凶,眼里瞬间泛起了泪花。
“呜……”
“呜呜……呜呜呜哇哇哇!!!”
他眼眶一
红,泪水一落,大声且用力的哭了起来。
朱元璋:“……”
“哎!”
老朱猛地一扶额,只觉得一股子深深的无奈在心中升起。
这孩子……或许真的不是那块料,自己又何必非要逼他呢?
又或许,他是那块料,只是年岁还太小,还未显露而已,人家不是说了么,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很多有才的人都是大器晚成的……
对着自己一顿安慰之中,朱元璋收拾了心情,将朱雄英抱了起来,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