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卿是婕妤 作品

第449章 募兵的烦恼(第2页)

 如果御史的奏折还无法让内阁给予足够的重视,那么当六部的官员也开始上折声援,内阁立刻引起了警惕。

 杜学士前往内务府,同刘总管商议。

 如今刘总管将注意力重新转回到政务上来,在很多方面,杜学士不得不主动要求沟通。

 “这温郡王府,是继续修下去?还是立刻停工?”

 听完杜学士的介绍,刘总管开口问道。

 温郡王,是燕国二公子的封号。

 “本官这不是正在同你商议么!”

 喜怒不形于色,是朝廷官员的基本素质之一。

 “依咱家看来,此事根本就用不着商议。”

 “本官也是这个看法!”

 说完后,杜学士立刻起身告辞。

 一位是当朝首辅,一位是内务府的大总管,二人的时间都无比宝贵,有必要浪费在这看似毫无必要的沟通上面?

 这貌似无用的沟通,实际上非常重要!

 回到内阁,杜学士命六部尚书约束官员,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

 弹劾,那是御史的差事!

 等到保证六部的官员不再掺和,杜学士这才开始对都察院进行清理。

 拿人钱财,替人弹劾的事情,这帮御史可没有少干。

 杜学士拿下两位蹦跶得最欢的御史,都察院立刻安静了许多。

 当然,还有几位御史在锲而不舍的完成本职工作,杜学士不厚道地将这几人的名字透露给了刘总管。

 刘总管心领神会,将名单转交给锦衣卫。

 常遇春开始安排南镇抚司调查这几人同梁国的关系。

 没错,是梁国!

 常遇春认为,目前最希望燕国倒霉的,就是梁国。

 更何况御史才刚刚开始弹劾,梁国的军队就进入到燕国的境内巡逻。

 至于那受惊的马匹,顺天府的差人没能检查出丝毫问题。

 太子全程没有参与,只是默默的在一旁关注。

 等到锦衣卫开始调查,太子则带着太子妃,和未成年的皇子公主,前往渔阳山避暑去了。

 太子有了短暂的悠闲,安阳公却没有这个福气。

 此时的安阳公,为了补齐禁军一事,已是焦头烂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