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老天的玩笑(第2页)

 尤其是石岗村,土地依照赵生的规划耕种,大雨过后,造成大量泥土流失,尤其是被几天雨水冲刷后的土地,追肥后的土壤肥力衰竭。 

 说不难受那是假的,毕竟这些土地倾注了赵生的心血,他做这些不只是为自己,更多的是不愿看到百姓因天灾而绝望。 

 石岗村的老居民为赵生的努力被天灾无情摧毁而心痛,后来的居民只是觉得东家投资失败,而担心自己会被解雇。 

 通过郡王府外情报网传来的反馈,这次大雨相较于干旱,范围较为局部,降雨面积不过六成,受灾地区约有三成。 

 本就积贫积弱的大周朝,即便只是三成,也让皇帝急得团团转。 

 而且这三成地区就在上京附近。 

 “父皇,目前来看三成还算好的,不过当下国库粮食空缺,依儿臣之见,不得不向富足户借些粮食,来年再归还。” 

 赵伟此时和众大臣在垂拱殿商议此事,前年和去年分别向富裕的农商户借过粮食,结果今年已是第三年,不仅未兑现归还日期,还要厚着脸皮去借。 

 这换谁都拉不下这张脸啊! 

 “陛下,此刻不早做打算,日后等灾民闹事,局面就难以收拾了!” 

 韦荣这时也站出来,侧面表示支持赵伟的话,同时也说明了此事若不处理,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但是,连续两年借粮,这归还之日遥遥无期,谁还会借给朝廷?” 

 皇帝赵珩槺内心焦急万分,可朝堂大臣不给力,自己的国库也无多余粮食,这让他急得不行。 

 其实此时,南方越州和越州隔壁的西山粮食倒是充裕,可这些时日西山忙着打仗,越州忙着应付朝廷。 

 赵宏并非不顾及自己的父亲,而是担忧他的那些兄长们。 

 定州是出名的粮食低产区,能自保已算不错,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博陵崔家,或许这时他们还能拿出一些粮食。 

 赵珩槺做皇帝最大的缺陷就是,身边围绕的都是文臣武将,对地方的建设以及民生问题,毫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