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黄色岩盐(第2页)

 “卢家,他们还和我们栾城有业务往来吗?”

 赵生想起这卢家就头疼,也不知道他们属什么的,打不怕骂也不知羞耻。

 “卢家以前在定州也算得上是大商人,产业遍及各地,栾城有他们也不足为奇。”

 “行吧,他们做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至于新型蛋白肉,我们依旧要控制量,现在存比肉类消耗很大,还有淀粉之类的,货源紧张啊……”

 武思凯听到赵生的话,若有所思道。

 “卢家来过人,他们能提供一些粮食和牛羊肉……”

 赵生看向武思凯,后者慌忙低下头。

 “商人就应该谈,来往和谈中才能产生利益,既然卢家这么有心,我们也应该主动一下。”

 “我听驸马爷的!”

 武思凯的话让赵生一激灵,他知道面前的人已经变味了,或许已经拉不回来了。

 “你看着安排,有了结果知会一声,有钱不赚王八蛋!!!”

 “有钱不赚王……”武大总管笑了,“原来有钱人的思维也是这么现实!”

 楚州。

 三月的天气开始回暖,尤其是在这里,绿上柳梢头……

 达成协议的赵恒,更是懒得操心,一切有李俊操持着。

 去年楚州风调雨顺,盐的产量比往年多了一些。

 “北方出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通州黄盐?”

 通州为什么一夜之间出现通州盐,这事情要从三汇口说起。

 有人发现三汇口也能出盐,不过要等到夏季。

 再说定州一带,成功地发现了一些矿物盐,虽说能成功提炼,并放在食品里出售,终究还是缺少一些矿物质。

 不错,就是人们常用的碘。

 基于此,定州的海产品就有了雏形,海带是最原始的食物,沿海周边大量地出现,只是没有人喜欢。

 在三汇口的时候,就有人开始收集海水里的食盐。

 赵生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和赵晖协商,将他的军队退役的几百人安插三

汇口,一方面收购海菜,另一方面就是收集海盐。

 此时三汇口的海盐非常便宜,毕竟是私盐,谁也不敢明目张胆地销售。

 “大人,北方的黄盐似乎是鲜卑族带来的,不过这盐不能吃。”

 “既然是不能吃,我们楚州的盐价为何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