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下乡收古董(第2页)

 

这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衣服上打着许多补丁,可以看得出家庭并不富裕。

 

“大婶,我们是来收废品的。”张富霖笑着解释道。

 

经历过动乱年代的人,对陌生人都有一定的警惕性,平日里他到处走街串巷,这种场面遇见多了。

 

“收废品?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们?”

 

妇人仔细打量着三人,这两个拿麻袋的还算有点收破烂的样子,可那个提着帆布袋的年轻人就不像了。

 

“我们第一次来你们村。”

 

张富霖说着就吆喝起来:“收破烂喽,有破烂的卖,洋瓶子,破罐头我买……”

 

妇人听他喊得像模像样,这才打消了疑虑,说道:“你们等着,我家好像有几个洋瓶子,我这就去拿来卖你们。”

 

等妇人走后,陈光明道:“富霖,你在这里守着,我和春明进村里面转一转。”

 

“得嘞。”

 

张富霖欣然接受任务。

 

“收破烂,有破烂的卖,有破烂的卖!”

 

陈光明跟着韩春明一路吆喝着,从村里各家各户门口经过。

 

碰到有人在家的,就想方设法进屋面瞧一瞧,看看有没有好东西。

 

这个时间点,村里的青壮都去田里挣工分去了,在家的都是些老幼,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多少人。

 

眼看整条村都快逛遍了,还是一无所获。

 

这个年代,农村能当废品卖的东西不多,像一些破纸壳,废报纸都会拿来糊窗糊墙,玻璃瓶也可当做器皿储存豆子之类的。

 

可以说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任何一件东西都会物尽其用,轻易不会丢弃。

 

所以遇到真有卖破烂的,韩春明也不嫌弃一并收了。

 

“你们收破烂?”

 

突然一户人家院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个挺着大肚子的中年妇女。

 

“是的,你有什么卖的?”

 

陈光明点了点,目光在她隆起的肚子扫了一眼。

 

这年代都很能生,特别是农村,几乎每家每户都五六个,高龄产妇也不少见。

 

中年孕妇伸出头瞟了瞟外面,说:“进来说。”

 

陈光明二人跟着中年孕妇进了院子,里面有几间土房。